《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性的禁忌感是性犯罪的溫牀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性的禁忌感是性犯罪的溫床

1

“談性色變”這個說法事實上有些偏頗。

我們社會真的對“性”很牴觸嗎?並不見得。

打開頭條百度UC等等網頁,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發現,在這些自媒體平臺上,只要標題中帶有一定的性暗示,打色情的擦邊球,都會有不俗的曝光量。

流量意味著用戶群體有這方面的需求,這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底部的生理需求。也如孔子所說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2

然而,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中,主人公房思琪某種程度上,就是被“談性色變”的社會輿論給傷害的。

十三歲的房思琪在臨近教師節的時候,被自己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隨後還遭受對方長達數年的性侵。

痛苦的房思琪曾嘗試過告訴自己的母親,想告訴自己缺少性教育,暗示自己被母親信任的老師傷害。

母親卻詫異地看著她,回答:

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的。

從此,房思琪瞭解到,在性教育方面,自己的父母就像曠課的學生,已經缺席,還自以為沒有開學。

3

李國華恰好深諳並且運用了這個社會規則。

他肆無忌憚地狩獵這些涉世未深的女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誘姦一個又一個女學生,然後拋棄,週而復始。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自己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

於是,道貌岸然的李國華利用女學生對自己的崇拜,將她們騙進骯髒陰暗的小旅館,把她們拖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他甚至不怕女生去舉報。因為他深信輿論會是他堅實的後盾。

在這個社會上,男女之事,一向是女性吃虧。

4

因為性的禁忌,思琪甚至沒有勇氣告訴身邊的人,李國華對她長達數年的侵害。

那麼說出來又會怎麼樣?

作者於是創造了另一個人物郭曉奇。她是思琪的映射,代表著思琪內心反抗的一面。

這個被李國華拋棄的女高中生,在認識到李國華的真面目之後,勇敢地在論壇上曝光了李國華的骯髒事蹟。

想不到她得到的卻是惡意中傷和各種不懷好意的揣測。

光是女學生和男老師這樣的詞語組合,已經完全足夠點燃所有人的沸點。

人們在自己的想象中自由嵌入各種香豔情節,並且在網絡上罵她勾引師長,不知廉恥,破壞老師的家庭。

輿論如利刃排山倒海迎面襲來。

郭曉奇甚至沒來得及舔舐自己的傷口,就被惡毒的言論再一次傷害。

沒有人問她,願不願意,想不想要。沒有。

甚至父母都怒斥她的下賤,為她向李國華夫妻道歉。

5

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房思琪的故事來源於作者林奕含本人的親身經歷。她回憶痛苦的過往,將房思琪的故事寫下來,只是為了讓世上再少一個房思琪。

我們身邊有無數個房思琪,她們忍受著侵害,卻訴苦無門。

前段時間,有個花季少女香消玉殞。

這個女學生在讀書期間遭到班主任的猥褻,從此罹患抑鬱症。

她將事情告訴父母,試圖讓班主任受到法律的制裁。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女學生渴望的正義沒有到來。於是,她絕望地選擇自殺。

她對救援人員說了最後一句話是,“哥,謝謝你,我走了”。

我無法想象彼時她有多絕望。

6

劉亮程在《一個人的村莊》中說到,“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我們無法對每個人的痛苦都感同身受。但希望每個人身邊的房思琪,都能得到善意的對待。

至少能給予她們足夠的空間,不讓輿論成為兇手的保護傘,從而減少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將來我有女兒,我也希望她得到充分的性教育,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可以勇敢地對人形牲畜說,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