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和園|與西湖 咫尺相見

詩情畫意,只在欄杆外,

雨露天低生爽氣,一片吳山越水。

西湖山水,和美歲月,從來是杭州人的精神皈依。

水,山,樹,堤,寺,塔,園,廬……在那些晴雨晨昏,因一些人的佇立和凝望,憧憬與渴慕,一年年的花謝花開,一代代的詩文讚頌,西湖,終成世人眼中,天人合一的東方文化名湖。

Part 1 | 錢塘兩千年 只此西湖

一部西湖演變史,便猶如一部傳奇。

若沒有歷代人工疏浚治理,作為潟湖的西湖,恐怕早已湮沒不存。若沒有歷代先賢,沒有那些灑脫而又才華橫溢的士大夫們,在湖邊賦詩、作畫、造景,西湖美名又如何能流芳百世至今?

在秦始皇在湖邊設錢唐縣時,這片湖就已被賦名為錢唐湖。自唐朝(公元618-907年)起,西湖的美麗就為眾多文人所稱頌。南宋時期(十三世紀),西湖十景更被認為是中國"天人合一"最理想最經典的景觀體現。長達兩千餘年的人類文明,讓這片湖不僅獨擅山水秀麗之美、林壑幽深之勝,更具古蹟遍佈之奇、人文薈萃之趣。如今,當你行走在西湖邊,會發現西湖的自然、人文、歷史、藝術,竟是如此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

舉世之人,皆獨愛此湖,西湖,早已不僅是杭州的西湖,而是全世界眼中,獨此一處的珍貴印記。

宜和園|與西湖 咫尺相見

Part 2 | 西湖之上 只此御園舊址

世人尚且愛此湖山,何況號稱"中國古典文明巔峰"的南宋一朝。

南宋時,皇家將御苑行宮,沿西湖點綴。從北岸的集芳園、玉壺園,到東岸的聚景園,從南岸的屏山園、南園,到北山的梅岡園、桐木園等,佔盡西湖的天賦俊秀。傳說,當年偏愛自然山水的宋高宗趙構,郊遊到西湖之北時,見河道環繞,地形美好,似活龍仙境,便即興建私家園林古剎,使之成為遊憩之地。

如今,西湖邊的一眾御園舊址,幾乎悉皆成為拒立私宅的世遺保護區,而唯獨西湖之北的這片風華厚土,成為了得以繼承西湖武林之貴的宜宅"後花園"。

甚至,在這個世界際會的時代,除千年西湖古韻之外,此處還融合起了世界潮流的當代繁華。大悅城、城西銀泰城、藍鑽天成、樂堤港等超300萬方商業鉅艦,地鐵2、5、10號線(在建)等現代軌交,700畝城西森林公園等城市謐境,乃至大量純粹而集中的高端住宅,已經為這座城市,標示出一塊"世界重歸西湖時代"的繁華宜居版圖。

宜和園|與西湖 咫尺相見

Part 3 | 湖山之勝 咫尺宜和園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即便是初遊,也有舊夢重溫的味道。在杭州這座華美之城,西湖倒映出的,是世人夢裡的江南,擇湖而居,承載著關於夢想人居的最高命題。

什麼樣的居所,能夠匹配上這樣的湖山夢想呢?林語堂以一句"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道出了世人心目中的終極夢想居所--閒雅富貴的院落。

宜和園|與西湖 咫尺相見

融創o宜和園合院生活體驗館實景圖

當兩種夢想相遇時,西湖,便有了答案。融創·宜和園,一座滿懷湖山清夢的新中式合院,正在南宋御園的舊址之上,演繹著世人對於五千年中國人居、兩千年西湖勝境、未來之都會繁華的所有美好想象。

而事實上,宜和園的珍貴,已不僅是咫尺於西湖的湖山人居夢,更重要的是,當你以西湖為心,以中式城市合院為徑,在杭州城市版圖上畫出一個夢想之圓時,便會發現:

與其說是宜和園選擇了西湖,不如說是西湖選擇了宜和園。

因為,在宜和之後,已別無他選。

宜和園|與西湖 咫尺相見

融創o宜和園合院生活體驗館實景圖

歸心提示:

1、本項目推廣名為"融創·宜和園",備案名為"沐風宜和雅園";

2、本項目預售許可證號:杭售許字(2018)第000031號;

3、開發商:杭州融大齊雲置業有限公司;

4、本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不作為要約或承諾,相關宣傳內容不排除因政府相關規劃、規定及出賣人分期規劃、未能控制等原因發生變化;出賣人可能會不定期對宣傳資料進行修改;

5、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其補充協議、附件等書面文件為準。

6、本資料製作時間為2018年7月10日,有效期截止至2018年7月17日,敬請留意最新資料,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疑問請及時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