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前兩天,同事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他給導盲犬身上裝了一個攝像頭,卻看見了一個最冷漠的世界》,看完以後挺感慨的。


英國一位盲人Amitd在他的導盲犬身上裝了一個攝像頭,用來記錄他一天中的經歷,而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他每天都會被路人從路中央推開,還有人會用雨傘、袋子打導盲犬”。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但當Amitd的妻子觀察影片時發現,那些人都是故意的!除了這些惡意的行為外,Amit還要忍受各種不公平的待遇,出租車的拒載,車站工作人員的忽視,甚至在地鐵上有的人霸佔了兩個座位也不願讓一個給他。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導盲犬的話題一直以來都廣受關注,尤其是前幾年導盲犬不讓進地鐵站和餐廳的新聞頻頻發生,也不斷充斥著要求導盲犬出門必須戴口罩的聲音。

有不少人認為狗狗身上帶有細菌,並害怕他們突然發狂傷害到自己……種種原因,使導盲犬受到滿滿的惡意。可他們擔憂的這種情況真的存在嗎?

央視曾經出了一檔與導盲犬有關的節目,節目中有提到“在有1700萬視障人士的中國,導盲犬卻僅有不到200只”。

事實上,訓練一隻導盲犬非常不易。並不是一開始被選中訓練的狗狗最後都能成為導盲犬,有些狗狗在中途可能會因為不能長時間靜坐等待,因為好鬥或易被周圍事物分散注意力等原因而被淘汰,而最終被留下作為導盲犬的狗狗就是精英。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導盲犬的訓練過程很長,即使是在導盲犬越來越普及的國外,時間也要18個月左右。而中國由於導盲犬事業剛起步,一條合格的導盲犬大概需要訓練2-3年才能“上崗”,綜合費用在3萬美元左右。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訓練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A:培訓是從小狗出生2個月就開始的,第一階段為12個月。在這個階段裡,主要是培養小狗熟悉人類的居住環境。比如:學會定點大小便;在餐廳和公共交通上時安靜趴下;聽懂並服從站立、行走、坐下、等待等命令。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B:接下來是訓練狗狗走直線;行走時緊貼主人的左邊並稍領先一點;在所有的十字路口停住並聽從過馬路的指令;預感危險並做出反應等。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C:導盲犬訓練的最後一個月是由導盲犬和未來的主人一起參加訓練的,主人要學習如何與導盲犬一起工作,如何命令和餵養,如何給狗狗做健康檢查。狗狗則要熟悉主人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性格規律、語言特徵和行為特徵。兩者要相互磨合,互相熟悉。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狗有很好記憶力,導盲犬更是如此,它們熟悉主人的作息規律,上下班的路線,知道主人常去的地點和一般情況下停留的時常。導盲犬甚至能夠記住一個朋友的地址,很久以後仍會引領主人到達那個地點。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看到這兒,有人就會問,那導盲犬是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嗎?並不是。導盲犬在訓練時就會區分工作狀態和玩耍狀態。一旦被帶上特製的鞍具就表示現在處於工作狀態,不再為周圍的事情干擾,集中精神聽取主人的命令。

但當卸下鞍具,它們就是普通的家庭寵物狗,會和主人嬉戲玩鬧,會求愛撫,撒嬌耍賴。在導盲犬眼中,主人是他的全世界。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目前我國並沒有相對完善的導盲犬立法,雖然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盲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但規定的具體內容至今仍是空白。

導盲犬,一種生來就得不到關愛的狗狗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大連等地已有明文規定允許導盲犬乘坐地鐵。因此當你在街上或地鐵上遇到一個正在工作的導盲犬時,千萬不要去打擾它,不要和它說話吸引他的注意,不要用手撫摸它,更不要投餵食物,否則會影響到導盲犬工作。

真心希望我們的導盲犬得到更多接納,希望它幫他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