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隊魂之——邵延傑篇

邵延傑(1971年2月18日-)出生于山東煙臺,是一名已經退役的中國足球運動員。曾長期效力于山東魯能泰山,並於1999年到2002年間擔任球隊隊長。2002年年末,邵延傑退役,2004年重新復出,加盟青島海利豐隊征戰中甲聯賽。2013年3月,雲南大理正式成立大理銳龍足球俱樂部並組隊參加中國足球乙級聯賽,而俱樂部總經理便是邵延傑。2014年邵延傑曾代表青島海牛隊參加了老甲A聯賽。

邵延傑至今讓人難忘懷。

魯能隊魂之——邵延傑篇

 

 綠茵場上,精神領袖是關鍵的角色,精神領袖就是球隊的魂,有些領袖是球員,有些領袖則是教練。真正的精神領袖,意味著這支球隊有真正的戰鬥精神,是11個球員形成一個整體的戰鬥力。 即便是輸球,也踢得很有鬥志,很有血性,是有魂的。隊長、教練作為領袖,作為精神,會球隊煥發出戰鬥力。核心領袖的缺失球隊就容易陷入爭議中,沒有不服輸的精神何談成為領袖。沒有精神領袖局面就是落後了,輸球了沒人能敢於站出來引領大家去戰鬥,更多都是有各自的心思和想法,各自沉默,難以擰成一股繩,在場上,就是整體的戰鬥力削減,硬仗打不下來,對陣弱隊頻繁犯錯,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所以,精神領袖就是球隊的魂!

一個平腳板、高度近視的人,是萬萬不能夠踢這麼多年足球的,但他居然就辦到了!

  10歲那年,邵延傑父母因為看著這個家中的老二身體弱,就送他去玩球,結果卻成了當時老家那批孩子裡出來得最早、踢得時間最長的一個。 

  15歲那年,教練親自上門向邵延傑的父親要人,希望他們家能放這個孩子去踢專業隊,當爹的看兒子成績那麼好,好好的一塊大學生的材料,踢球豈不可惜了?結果教練不惜三顧茅廬,邵延傑也選擇了足球!

魯能隊魂之——邵延傑篇

  人生中能有幾個15年?這一選就定下了他接下來又一個15年的基調。進入專業隊後不久,馬上上面就有隊伍來抽人當時來的有省隊、青島隊和北京部隊三家,北京部隊的工資最高,省隊是最艱苦的一個,結果他選擇了省隊。就這麼著,邵延傑先在省青年隊幹了三年,19歲的時候進入一隊,從此之後,從沒坐過板凳,還拿了三個冠軍———1995年的足協盃、1999年的雙冠王,順風順水地在足球場上幹了那麼多年,成了職業球員之後,邵延傑對足球的態度從事業變為職業。

  

魯能隊魂之——邵延傑篇

 泰山隊最優秀本土後腰 邵延傑扛整支球隊被稱“老黃牛”

  邵延傑屬於在場上總是拼搶最為積極的球員,年過三十後還依然滿場飛奔不惜體力,兢兢業業始終如一,被隊友稱為泰山隊的“老黃牛”。

  泰山隊主場對陣八一隊的比賽中,邵延傑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扛起了整個球隊。除了貢獻一個進球外,他在烈日炎炎下滿場飛奔,起到了很好的中場阻擊作用,為這場比賽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讓萬千泰山球迷記住了這個忠誠的本土後腰,也讓他憑此表現入選國家隊集訓大名單。邵延傑的表現足以讓他配得上山東隊最優秀後腰的美譽,雖然最終落選國家隊,但卻是對他那一年表現最好的肯定。

  2002年,宿茂臻宣佈退役,此後不久,當時的泰山隊隊長邵延傑也告別足壇。雖然魯能俱樂部為他舉行了隆重的退役儀式,預備隊教練的席位也已虛位以待,但邵延傑卻放棄了。他向俱樂部遞交了一張醫院開的不適於再做與足球相關的劇烈運動的證明,就此在真正意義上掛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