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真的「有技術無科學」嗎?

-陌依尋-


差不多一個月以前我回答了一個問題,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天天都有人來討論。有支持也有反駁。我把鏈接放在這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67509880549146884/

支持的論調就不多說了,典型的反駁多半這般邏輯:“誰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那指南針算什麼?造紙術算什麼?四大發明難道還不算科學?”老實說,這些東西還真不是科學。所以我在悟空特意找了一個相關的問題,來繼續說叨說叨這個事情。

古代中國之所以被愛因斯坦等科學家認為“有技術沒科學”,原因只有一個——科學與技術是兩種東西,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沒有任何有知識的人會否認,古代中國曾有過輝煌的技術史,但是科學的有無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現在習慣上把科學和技術統稱為“科技”,說實在話這個統稱給大家造成的混淆太嚴重了。

請大家牢記這個簡單的區分——科學是理論化的知識體系 技術是實用化的工藝體系。科學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而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實現生產和生活中的具體目標或解決實際問題。科學可以幫助技術更好地用於實踐,但沒有科學的幫助技術也能夠發明出來,人類的歷史充滿了這樣的事情,古代中國也不例外。

用兩個簡單的關鍵詞也能看出科學與技術的區別。科學的關鍵詞是“發現”,技術的關鍵詞是“發明”。前者以發現世上業已存在但尚未知曉的規律為核心,後者以發明世上本沒有的事物為目的。

以“發明”與“發現”為標準來區分,還可以看到另一個事實。數學也不是科學。有些人說中國古代有科學,其證據就在於數學或算術的成就。而事實上數學跟技術的性質更接近,它是人類發明的一種工具——用一種人造的符號語言來研究數量及空間關係。但毫無疑問的是,數學對科學的發展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好了,有了這些判斷的依據,再請大家好好回味愛因斯坦的那段話吧。他是這麼說的:“西方科學的發展是建立在兩項重大成就的基礎上的:希臘哲學家(在歐幾里德幾何學中)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和(文藝復興時期)發現的通過系統實驗找到因果關係的可能性。在我看來,中國的先賢們沒有能夠走上做出這些發現的道路,是不值得驚奇的。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發現居然被做了出來。”


西閃


這個當然不是,比如醫藥學有《皇帝內經》、《傷寒論》等,既有實際應用也有理論論述,不能再科學了。數學比如《九章算術》很早就提出負數和分數、方程組和三角函數關係。而像《夢溪筆談》和《水經注》則囊括了天文、地理、農業、醫藥、數學等多門學科。《齊民要務》《富國策》等則是經濟學著作,《天工開物》一類的技術型百科全書也有部分自然科學的理論論述。

雖然起步比較早,但遺憾的是由於封建社會的發展需要,倫理學和哲學的高度統一,對於異類的社會包容性差,使得自然科學的發展受到極大的抑制(在歐洲現代科學發展的前期,大部分有見地的科學家都被看作異類或是瘋子,或者真的是瘋子也說不定),封建統治階級對其不重視,始終將其定義為奇淫巧技的行列,沒有能夠發展出純粹的物理化學等基礎理論學科。


李欣25380051


唯一的一個回答就是在胡說八道,中國古代確實是有技術無科學的。

科學是一整套通過正確的邏輯推理,經得起實證檢驗並且有詳細的理論闡釋的認知體系。

我國古代的中醫,算法,地理等都是感官經驗的總結,顯然是不能稱之為科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