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字痕跡里,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我最不願意接觸的一種人就是老齡的書法作者(在這裡沒有鄙視、歧視老者的意思)。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我不止一次遇到過那些老先生很關切的問我:“學什麼體?”“王羲之的。”我很害怕的說。“哦,”。“《蘭亭序》臨過多少遍啊?”我更加心裡沒底,覺得好像偷了人家啥的......“《蘭亭》是天下第一行書知道不?”老先生還在喋喋不休的教導。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以上這些對話,我相信在全國各地也會發生。看看,這就是那些老先生們固守的傳統!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傳統是啥!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有賢者說:"傳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領域,而我們現在知道的僅僅是冰山一角。我們小時候看到的那些書法普及、基礎讀物,現在想想,有幾本不是扯淡的呢?有幾本不是胡說八道的呢?!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我記得小時候想學毛筆字,買了上海當時出版的那套《顏、柳、歐、趙楷書入門》,一看裡面講解的筆法我就害怕了,一個點要拐來拐去的,那根本不是人能寫的,硬著眉頭練了幾年,最後放棄了。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昨天,一個朋友還在說:那時候的老先生們的讀物,毀掉了我的書法青春!過去,在那些老先生們的眼中,中國書法的傳統就是顏、柳、歐、趙!別的都不是書法!他們口口聲聲說:“要固守傳統,堅持傳統”,其實傳統是個啥,他們都不知道!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他們都沒有深入的研究過書法,甚至都沒有臨過貼,他們只是有權有勢有地位有愛好,他們有話語權,他們就敢出書敢胡說八道敢扯淡!我認為:那些書的出版,浪費人力物力事小,誤人子弟事大!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所以,面對書法,面對浩瀚的傳統經典,我們既然想玩書法,就要以一種博大、開放、宏觀的心態來看待古代遺留下來的那些寶貴的資料。今年隨著考古出土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才發覺,原來傳統那麼寬泛、那麼龐大。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比如,殘紙、帛書、簡書的大量出土,使得我們可以把漢、魏晉包括王羲之書法體系的前端連貫起來。透過大量零碎的殘片把書法的歷史串起來來看待傳統。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所以,傳統不僅僅是那些耳熟能詳的碑帖,傳統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胸懷。墓誌是傳統不?是!殘紙是傳統不?是!那些不知名的碑刻是傳統不?是!木簡是傳統不?也是!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只要是古代遺留下來的文字痕跡,裡面都傳遞著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那都是傳統!

古代文字痕跡裡,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氣息,才是書法的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