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亂停車 小街小巷順暢多了

近年來,隨著機動車的猛增,亂停車成了城市交通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尤其是一些小街巷停車亂、停車難問題突出,成了車輛亂停亂放“重災區”。小街小巷就好比一座城市的“毛細血管”,背街小巷堵了,就發揮不了應有的交通分流作用,一定程度上導致城市擁堵,造成了嚴重的不安全因素,更影響城市文明。

在太原市文明交通綜合治理行動中,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小店二大隊,在抓好主幹道交通秩序的同時,著手解決小街巷的通行問題。7月15日,記者跟隨太原交警小店二大隊民警,一起上路感受交通治理之後的情況。

增加單行、施劃車位 小街巷通行有保證

太航片區常住人口約1.5萬人,區域內有小學、幼兒園、醫院、超市、菜市場等生活配套設施。其中,小學在校學生約500人,幼兒園在園幼兒約1000人,醫院床位200多個,日均就診人數800人左右。與這個龐大的數字相對應的,卻是整個片區內只有69個車位。

太航片區內道路和停車資源都非常有限,路窄車位少,而實際需要停放的車輛近400臺。巨大的停車泊位缺口,使得居民只能將車停放在路邊。這樣一來,又讓原本就非常狹窄的街巷更加擁堵,其中,航苑北街、航苑西路、航苑北巷3條小街巷壓力最大。特別在太航醫院附近、航苑北街航苑北巷口、航苑北巷華聯超市進貨口等路段,由於兩側停車導致車輛無法錯車,常常引起對向行駛司機爭吵。居民常常面臨上班出不了門、下班回不了家的現狀,對此怨聲載道。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兩側停車,路中通行空間不足4米,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為此,在充分調研實際交通效果後,小店二大隊拿出了單行設計方案,將現有小街巷設計為可循環的交通體系。同時,在單行線的一側規劃車位,使得片區內的車位從原有的69個增加到513個,並規劃了700平方米的非機動車停車位。路通了,車也有地方停了,轄區居民對此非常滿意。

和太航片區一樣,南環四巷(南內環街—親賢北街)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條小街巷全長1.7公里,寬約5米,沿線多為老舊小區,居民多車也多,道路兩側車輛違法情況較多,交通擁堵嚴重。每到交通高峰期,擁堵甚至會波及平陽路西一巷、西二巷兩條主幹道,影響更多路段通行。

對此,小店二大隊交警在充分聽取附近居民意見後,決定對南環四巷(親賢北街—南內環街)實施南向北單行,並在路西施劃停車位157個,在打通道路的同時,增加了停車泊位。

增設臨時停放區、助學崗 校園周邊秩序有改觀

“每天接送孩子,就像打仗一樣。”提起過去接送孩子的場景,八一小學的家長郭女士用了“路途艱難”4個字來形容。八一小學位於小店區塢城中路,學生3600多人,臨近的九一小學,學生2700多人。兩所學校都毗鄰商業中心長風街,人流車流較大,交通情況複雜。交通綜合治理前,八一小學周邊交通堵塞、橫衝直撞交通亂象由來已久。特別是上學和放學,往往也是上下班高峰期,擁堵的校門口撞上擁堵的車流,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停車場”,佔道停車、逆向行駛的現象十分嚴重,交通秩序十分混亂。

文明交通綜合治理以來,小店二大隊五中隊將該路段作為整治的重點。在八一小學北門(塢城北街塢城中路口至塢城北街塢城路口)、八一小學西門(塢城中路長風街口至塢城中路省府街口)均設立了臨時停放區,道路左右兩側都掛起了高大的指示牌,上面寫著“上下學前後半小時接送學生車輛靠邊臨時停放(起點)(終點)”的字樣。在上下學前後各半小時,有標識的區域內,機動車道內最右側車道可供學生家長臨時停車。這樣一來,塢城中路能夠給接送學生的家長提供1000多米的停車區域,保證臨時車位100多個;省府街能夠給接送學生的家長提供200多米的停車區域,保證臨時車位30多個,改變了八一小學周邊的交通環境,不僅緩解了上下學時段的交通擁堵狀況,也讓接送學生的車輛停放變得有序,保證了周邊居民及學生家長的暢通出行。

此外,交警為“小黃車”設置停車位,也是有效治理共享單車的新舉措。五中隊根據八一小學轄區周邊的交通情況,施劃共享單車停車位,從根本上改變了校園周邊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優化了停車秩序,保障了良好的交通環境。

“助學崗”是交警緩解校園周邊交通擁堵的一個舉措。五中隊在八一小學設置了交通助學崗,在上下學高峰期間,平均安排3—4名警力進行疏導,加強學校周邊的交通疏導。同時,協調學校安排執勤老師接送學生到固定區域等待,既保證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又保障了接送車輛有序通行,交警還積極聯繫塢城街辦安排交通志願者輔助交通管理,每日有7—8名交通志願者在學校周邊維持交通秩序,聯合治理使校園周邊交通秩序煥然一新。

嚴查違停、施劃禁停黃線 車站周邊擁堵狀況得改善

建南汽車站位於狄村街東段北側,擁有600多輛客運車輛,日均發車量350臺左右,日均客運量6000人左右,節假日高峰期日均發車量600臺左右,日均客運量達20000人左右。車站還毗鄰建南汽配城,這裡商戶多,人流車流大,交通情況複雜。多種因素疊加到一起,導致交通高峰期整個狄村街路段出行困難,同時還影響建設路、幷州路兩條主幹道的通行。文明交通綜合治理以來,小店二大隊就將這一路段作為整治的重點,與巡警支隊聯手,對狄村街的問題“把脈”,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巡警交警全面上路開展宣傳工作,製作市民溫馨提示單,在一週的時間內宣傳教育覆蓋了狄村街周邊的所有商鋪和人員;聯合轄區街道辦事處、轄區派出所、行政執法局,對建南汽車站周邊佔道經營攤點、非法營運車輛等進行堅決取締。

第二,小店二大隊排查了狄村街便道內影響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殭屍車”8輛,上報支隊秩序處進行拖移,還拆除了私自安裝的地鎖5處。

第三,在小店二大隊的建議下,支隊設施處在全路段施劃禁停黃線,初步在便道施劃非機動車停車位30處、機動車停車位20個,並在狄村街全路段安裝了護欄。巡警也在交警的業務指導下,開始對狄村街上的違停行為展開了嚴格管理。

一系列嚴格管理的措施,使得狄村街的交通擁堵得到了改善,非機動車、機動車各行其道,客運車輛進出場站有序暢通,道路兩側機動車道內無違法亂停車輛,停車位內車輛停車有序,車站周邊的擁堵狀況基本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