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榮登皇位,卻引來一場大戰,這是腫麼了?

1740年,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掛了。悲催的是,他沒有男性繼承人(生不出男娃是什麼鬼?按照當時的認知水平,估計活著的時候也是天天罵老婆無能吧?)。

美女榮登皇位,卻引來一場大戰,這是腫麼了?

(查理六世,後面的姑娘是誰?)

好在他為了避免奧地利分裂,早早就發了一道《國事詔書》,規定奧地利領土永遠不可分割,害怕之情溢於言表。

如果一道詔書能解決問題,那事情也就簡單了。

誰知他屍骨未寒,擔憂的事情就變成了現實。

原來,他傳位給了長女特麗莎。

倒是很開明啊!中國古代可從未有過直接傳位給女人的先例,武則天的女皇大位可是從自己兒子手裡搶來的。

不過,當時這個漂亮的美女可沒有多少閒情逸致享受初等大位的喜悅。

美女榮登皇位,卻引來一場大戰,這是腫麼了?

(年輕女皇之玉照)

周圍群狼環伺:

沒幾個人看得起她。

普魯士待見西里西亞這塊風水寶地,巴伐利亞和薩克森乾脆說老子才應該坐在大位上,西班牙想佔領奧國控制的意大利的一塊地,法國想拿下南尼德蘭……

總之,什麼“國事詔書”,誰TM拿你當回事兒啊!

好多男人恐怕都夢想著攻入維也納,把這個才23歲的美麗女皇摁到胯下盡情爽一把。

奧地利有盟友嗎?

有,英國和俄國。

但,可是,英國內鬥激烈,俄國正在和瑞典打仗,都顧不上管奧地利。

怎麼辦?

任何人都可以投降,但皇帝不行。

別人投降了也許還有退路,運氣好了還能當漢奸賣國賊享受榮華富貴。

皇帝呢?

亡國之君,等待的只有羞辱、無盡的羞辱,甚至死亡——悲慘的死去……

更何況她還是個讓許多人魂不守舍的美女皇帝。

認清了自己沒有退路,人的潛能就被激發出來了。

女皇毅然表示,她要承擔起挽救奧地利的歷史重擔。

1740年底,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侵入西里西亞。

史稱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正式開打。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腓特烈大帝的厲害!

美女榮登皇位,卻引來一場大戰,這是腫麼了?

(腓特烈大帝可是個危險的傢伙!)

特麗莎女皇沒有示弱,她以女性特有的魅力將國內各派勢力緊密團結起來(記住:有時候女性做事情比男人容易,尤其是美女)。

攘外必先安內。

她先把國內存在多年的農民起義壓了下去,又緩和了匈牙利的民族糾紛,體現了高超的政治手腕。

她以匈牙利國王的身份親赴匈牙利,讓匈牙利貴族站到了她這一邊,甘願出錢出力。

和腓特烈大帝的戰爭爆發了,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很快就變成了“群毆”。

到1744年,已經演變成了英奧與法普兩派的戰爭。

戰爭已經不再侷限於歐洲,而是擴大到了亞洲和美洲!

可想而知,戰區從陸地延伸到了海洋。

結局如何呢?

英國打敗了法國,鞏固了海上霸權(貌似英法之間的海戰,法國贏的次數屈指可數)。

1747年,女皇終於盼來了俄軍。

第二年,雙方總算停火,簽訂了《亞琛和約》。

到這時,英國和普魯士佔了便宜,法國和奧地利被削弱。

不管怎樣,女皇初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國家分裂的風險暫時被壓住了。

然而,表面上的和約並未解決任何實質問題:引發戰爭的普奧矛盾和英法矛盾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和約實質上只是一個停戰協定而已。

女皇急於報復普魯士,法國則想報復英國。

平靜的表象下,暗流湧動。

女皇保住了皇位,但是生於大爭之世,她註定不得安寧。

可話說回來了,有幾個皇帝當的那麼容易呢?

美女榮登皇位,卻引來一場大戰,這是腫麼了?

(女皇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