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菌子奇谈

下雨啦!

菌子来啦!!!

云南菌子奇谈

“你怕是着菌闹着啦!”

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A. 你是不是吃菌中毒了?

B. 你是不是不正常?

C. 你可能吃了菌子感到不舒服!

D. 你可能脑子不太清醒!

点击显示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B

没听清「」的发音?看下面再听一次试试。

云南菌子奇谈

这是一句云南当地时常在生活中运用的方言,句子中“菌”的运用实属贬义,一般形容“这人是不是有病”。可见,当地人对菌子的独特情怀,连说话都离不开“菌子”的使用。

说到菌子,云南人大概是站在食菌顶端的人群了。在云南人的观念里,「菌子」和「蘑菇」是两回事,「菌子=蘑菇」的概念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你若要跟他们一直念叨“蘑菇”,他们只会认定你是一个不懂吃的外地人。因为“蘑菇”他们大抵不屑于吃,唯有从大山深处千辛万苦寻来的「菌子」才是人间至味

菌子的美味只有吃过的人能懂,著名吃货汪曾祺老先生就以亲历自证。曾在昆明生活了七年的他,离开四十年后都无法忘怀菌子的味道: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尤其对干巴菌他赞誉独到:“洗净后,与肥瘦相间的猪肉、青辣椒同炒,入口细嚼,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觉得: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干巴菌,菌也,但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油浸糟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清香气味。”

云南菌子奇谈

整个云南省内几乎没有不产菌的地方,每年 6 月-10 月,是云南人吃菌的季节。只要那年雨水充沛,大雨过后,各地山林间(尤以松树林、栗树林和混交林为主)的红土地里、散落叠加的腐叶下,就会冒出很多野生菌:宜良小哨的干巴菌、宾川鸡足山的冷菌、丽江宁蒗的虎掌菌、迪庆香格里拉金江的松茸等等。

云南菌子奇谈

云南人吃菌是癫狂的,这种食菌的状态已经渐渐波及省外。每年的“菌季”,全国各地的人总能被“云南人食菌中毒见小人”的相关新闻勾起强烈的好奇心:“这到底是怎样的体验啊?”对很多省外人来说,这简直是反逻辑的一件事:“为何年年中毒年年吃,这究竟是因执念太深,还是真的中了这‘人间山珍’美味的毒?”

云南人:

顶着被云南人嫌弃的压力,趁着今年吃菌的浪潮,快随我生吃口见手青,一起飞入光怪陆离的菌子世界。

云南菌子奇谈

云南的广袤山林间,藏着不胜枚举的菌子,它们种类繁多,至今也未能有一份完整详实的统计。菌类在人类前,仍存在太多神秘和谜面。不过,人类对其的探索自古至今,从未断过。

早在南宋(1245 年),居住浙江仙居的植物学家、方志学家陈仁玉,因当地盛产菌类,加之当时官宦士绅喜食菌类(吃完飞仙的不少),于是他耗时五年,撰写出世界最早的菌类研究书籍——《菌谱》,一共十一卷,翔实记载了仙居存有的 11 种菌类。这套书给后来菌类植物学奠定了根基,像明代潘之恒的《广菌谱》和清代吴林的《吴蕈谱》,甚至远及日本佐藤成裕所著《惊蕈录》都是在其基础上编写的。

菌类在古时又称作“蕈( xun 四声)”,《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此字:“真菌的一类,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地下部分叫菌丝,能从土壤里或朽木里吸取养料。地上部分由帽状的菌盖和杆状的菌柄构成,菌盖能产生孢子,是繁殖器官,种类很多,有的可以吃,如香菇;有的有毒,如毒蝇蕈。”

云南菌子奇谈

此为红叶图书馆收藏的明代新安汪氏刊本的《菌谱》

不过,那时对菌种的研究虽涉及全国,但比较有限。据今年发布的最新统计,云南省内蕴藏大型真菌 2729 种,占据全国一半。常在日常生活中活跃、交易、食用的大概有 50 多种(保守估计)。

云南菌子奇谈

今天,我们在云南亲友团的帮助下,让大家脑补成为翻山越岭的异能者,在雨后林间,循着树丛腐叶散发出的淡淡菌香,去捕获那些稀有程度不一的“魑魅魍魉”,并用“癫狂指数”告诉你它们在真正当地人餐桌上的出镜率。所以请不要再一天叫嚷着松茸、松露了。

进入奇谈,收集滇菌

云南菌子奇谈

SSR:特别稀有,不易寻找,价格很高,呼声很高

1. 干巴菌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1

2. 松茸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

3. 鸡枞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

云南菌子奇谈

SR:稀有,价格不低,喜食者很多

4. 牛肝菌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 1+

5. 羊肚菌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1

6. 虎掌菌

云南菌子奇谈

7. 竹荪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5(注意:黄裙竹荪有毒)

云南菌子奇谈

R:普通,易找到,价格亲民,家常必备

8. 青头菌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2

云南菌子奇谈

N:杂菌系,有的虽不易发现,但在云南家常菌菜中食用率不高

9. 鸡油菌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对人无毒,对虫有毒

10. 奶浆菌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5(过敏源:异性蛋白质)

11. 谷熟菌

云南菌子奇谈

12. 扫把菌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5(过敏源:异性蛋白质,且白色、艳紫色有毒)

13. 老人头

云南菌子奇谈

癫狂指数:

夺命系数:0.5(过敏源:异性蛋白质)

注:广为人知的松露属于SSR级别菌类,只是云南人真心不太吃这个,均是远销海外、省外和招待馋客,加之其知名度已经够高就不做赘述。

云南菌子奇谈

菌季,当菌香在全省蔓延开来时,对很多外地人来说,他们还嗅到了魔幻的气息。

云南菌子奇谈

在云南,五月末到六月初,只要有雨水来袭,过后山中就有很多菌类先后现身。最先能见到的菌子多半是牛肝菌。不过,家族庞大的牛肝菌暗藏毒性,尤以「见手青」为头号代表。近年,它可以说是成为了菌中网红,因为跟它有关的中毒新闻让它名声大噪,几乎抢占了外地人对云南菌子认知方面的主视觉。

云南菌子奇谈

每年此季的云南,都有很多食菌中毒的案例频发,云南省疾控中心会在全省范围内做“慎食野生菌”的宣传,海报、宣传册上能看到各种颜(du)值(xing)颇高的禁食菌子展示,听上去也够魔幻的。

食 菌 中 毒 魔 幻 年 鉴

云南菌子奇谈

然而,更被外地人所“喜闻乐见”的中毒新闻则是“见手青致幻事件”,并送给了它“大魔王”的名号。这是从未“见过小人”,甚至从未吃过见手青的人所无法体验的。来,带你体验。

云南菌子奇谈

盯着中心位置至少 30 秒,然后移动视线开始你的体验。

卷一:幻境之发丝密密缠我身

云南菌子奇谈

酸酸有过一次见手青中毒经历,但她当下毫无察觉,只记得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眼前出现很多头发丝,她当时有被吓到,以为自己掉了很多头发,可是怎么抓也抓不完,墙上、地上、沙发上……发丝遍全家。重点是,事后她妈很冷静地告诉她:“我见你一直用手对着空气抓来抓去,还以为你疯了,突然想到你刚吃了菌,我猜多半是中毒产生幻觉了,就先去拿药和水给你,没打扰你。”酸酸表示是亲妈无疑。

卷二:幻境之小人乱窜迷人眼

云南菌子奇谈

梅子表示见手青中毒后,她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小人”。前年可能食之过多,同样是饭后的客厅,眼前忽然出现很多小人,像蟑螂一样上蹿下跳,而且他们都穿着衣裤,还有翅膀,全部往墙角那边去,移动速度很快。她当下还跟老公叫道:“啊!怎么回事?好多小人啊!看得我头晕!”老公一脸懵。

杂卷:幻境之网络精选荟萃

@圈圈圈源_时线新地球:原来不能放微波炉,前年某天不知为什么我不想吃菌,我爹我妈微波炉转完就拿出来吃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在看电视,他们吃完躺在沙发上说:“不想划船,水太脏了。”把我吓尿了!不过还好不严重,还有我一个清醒的。难以想象一家子在沙发上划船的情景。

@高夏:我妈中毒发作的时候说,面前突然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上的浪一个比一个大,她坐在船上晃得快晕船了。

@G_morning_:我家有次吃牛肝菌,看见满天的水母,红的、绿的,在炸花,可好看了!像放烟花一样,然后就晕了。

别卷:幻境之思女过切自迷幻

曾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每年她都会吃见手青中毒,但从未出过大事。某年中毒被送进医院后,记者采访得知,原来,她有一个女儿已经不在了,因一次吃到未炒熟的见手青产生幻觉看到女儿回到家里,自此以后,因思念过深,老人每年菌子上市,特地买回见手青炒至不透的状态,只为借其致幻的效果再看看自己的女儿。

即便如此,云南人也会在出院当晚继续吃菌,所以食菌谓之“癫狂”丝毫不过。同样,欢迎你去云南吃菌,更多幻境,等你解锁。

开玩笑的,大家到云南吃菌还是得多问询当地人,且不要生食和误食

⚡️冷知识:

见手青可以说是当地贵价牛肝菌的平价替代品,所以吃的人很多,只不过炒不熟或微波加热都有可能见“小人”。为何如此魔幻?其实,见手青里有一种毒素,即曾被嬉皮士们滥用,如今被严管违禁的

麦角酸乙二胺( LSD ),算是种致幻剂。但见手青里的LSD在遇到高温后就能被破坏。⚠️好奇害死猫,不要作,这是真的会中毒的。

菌子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般毒菌具备以下伤害技能:肝肾损害、神经精神扰乱、胃肠伤害、溶血性攻击、呼吸与循环衰竭,所以不认识的菌子别乱吃。

然而,以上这一切对云南人来说,只需用“日常”二字就足以完杀。

谢谢你看到这里,希望你被弥漫在今天字里行间的菌香馋到!

文 | 木木

图 | 网络

设计 | Aow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