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宮頸上皮內瘤變」是要變癌嗎?

子宮頸上皮內瘤變(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在育齡期婦女中相當常見。國際醫姐提醒大家,不適當的CIN處理可能增加宮頸癌的發病風險。那究竟怎樣的處理是合適的?發現CIN了應該怎麼辦?

患者

醫生,我一姐妹剛診斷是CIN,我想問問,做哪個檢查可以查出來呢,具體有哪些呢?

子宮頸上皮內瘤變(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及早期宮頸癌的診斷是採用三個步驟完成的,包括:

①子宮頸/陰道細胞學和(或) HPV DNA分子檢測;

②陰道鏡檢查;

③組織病理學診斷。

醫生

患者

確認CIN竟然要做那麼多的檢查啊?會不會太麻煩了?

第一步檢查,子宮頸/陰道細胞學和(或) HPV DNA分子檢測是大家熟知的宮頸癌篩查,它是發現宮頸病變最初也是必須的步驟,篩查結果只能提示是否存在異常,但並不能確診是否已有病變。

第二步是陰道鏡檢查,當宮頸細胞學及HPV檢測提示明顯異常時,需要行陰道鏡檢查以明確宮頸病變範圍,可以指導下一步活檢位置。

第三步就是在陰道鏡指導下取宮頸活檢做病理檢查,病理診斷就是確診的金標準,治療方案的選擇也主要依靠病理結果。

醫生

醫生,我的“宮頸上皮內瘤變”是要變癌嗎?

患者

那我朋友確診發生CIN後下一步應該如何處理呢?都必須治療嗎?

並不是都需要治療,比如CINI(輕度不典型增生)在以後的隨訪中有較高的比例(60%)可以轉為正常,因此對它的處理比較保守,原則上不需要治療,但一定要臨床觀察隨訪。但有些情況是應及時處理的,如細胞學結果提示可能有更重的病變等情況,大家需要參考醫生的建議。

醫生

患者

醫生,是不是CINII/ III,需要手術,甚至切除子宮?

首先,大部分的CINII/ III的患者都需要治療,只有以下情況可以選擇觀察並嚴密隨訪: ①妊娠期合併CINII/ III;②患者年齡為21-24歲,並且陰道鏡檢查滿意。

其次,CIN II/ III治療包括手術治療(錐切或者LEEP)和物理治療(包括冷凍、激光、電凝、冷凝治療等)。物理治療有嚴格的條件限制,選擇時要慎重,通常要根據醫生的評估,並且術後需要密切隨訪。

第三,CIN II/ III是否切除子宮需要根據實際病情,即使年紀大的患者子宮全切術也不一定作為首選治療方法,所以大家不用過分擔心保不住子宮的問題。

醫生

醫生,我的“宮頸上皮內瘤變”是要變癌嗎?

關於妊娠期發現CIN的處理,一般可採取保守治療。只有高度懷疑癌變時才行宮頸錐切術。

醫生

當大家參加兩癌篩查時,如果篩查結果出現異常,國際醫姐建議您根據醫生的提示,積極配合治療。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是丹東市婦聯、市總工會兩癌篩查的定點醫院,對於篩查結果是CIN的患者建議大家調整好心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大多可以避免病變進一步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