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滄桑四百載 方域寶箑始歸來 流失400年後

“歷經滄桑四百載,方域寶箑始歸來。千年古都侯才子,神韻筆墨展顏開。”商丘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商丘師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張新根先生看到侯方域書法扇面迴歸故里,激動之餘,當場賦詩一首。昨日上午,侯方域文學成就及書法藝術研討會在商丘博物館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侯方域書法扇面由我市收藏愛好者、河南泉舜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凡寅先生在香港成功拍得。流失在外數百年之後,侯方域的這部書法作品終於“回家”,成為首件在商丘亮相的侯方域書法作品。這被會專家教授稱之為商丘文化的又一喜事,盛事。

歷經滄桑四百載  方域寶箑始歸來      流失400年後


說起《桃花扇》,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這部戲講述了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其中,侯方域就是咱們商丘的歷史文化名人。侯方域,字朝宗,明朝歸德府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復社領袖。著有《壯悔堂文集》10卷,《四憶堂詩集》6卷行世。談及這件書法作品的意義,與會專家教授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王小樓先生細觀作品後,歎為觀止。他驚喜地說,都知道侯方域是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沒有想到他的書法造詣竟這麼深。“他的書法崇法宋朝書法家米芾,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作為一 名書法人,真是佩服之至。”王小樓先生說。

歷經滄桑四百載  方域寶箑始歸來      流失400年後


與會的專家教授第一次看到侯方域的真跡,都感到很有眼福。對於這件書法作品迴歸商丘的重要意義,商丘博物館館長王良田先生認為,侯方域是商丘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名人。他的這件書法作品能得以迴歸商丘,感謝孟凡寅先生為此做出的不懈努力,這對於研究、挖掘商丘歷史文化,意義深遠。商都畫院院長、南湖詩社社長李書偉先生對商丘文化頗為研究。第一次看到侯方域的書法作品後,他大為震驚。他說,侯方域的這件書法作品重回商丘,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細觀其書法作品,深得魏晉之風,文筆遒勁有力,清爽怡人,大家風範。

談到成功拍得這件珍品的背後故事,孟凡寅先生也是感觸很深,其中也頗費了一翻周折。據介紹,在商丘古城出生長大的他,對古城的歷史文化很有感情。他告訴記者,關於侯方域的書法作品,他是一直在關注,近十幾年來全球僅拍賣了四幅。這次他得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侯方域的這幅書法扇面後,就立即趕到現場,出高價拍了下來。他說,這是咱商丘的寶貝,絕不能讓它再流失外地,甚至海外。他希望年輕一代的商丘收藏界人士能擔起責任,讓更多流失在外的商丘書畫文物能迴歸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