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效率突破100%,日本科學家是怎樣做到的?

日前,日本九州大學有機光子學與電子研究中心(OPERA)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提高OLED效率的新方法,使用單態裂變將一個激子的能量分成兩部分,這種方法有可能使得OLED激子生產效率超過100%的限制。

激子是OLED中的能量包,是由分子上的一個正電荷和一個負電荷的連接形成的。一個激子可通過釋放能量產生一個光子。激子有兩種形式,即單態和三重態。

日本九州大學有機光子學與電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能夠接受三重態激子的分子,其中三重態激子的能量是單態激子能量的一半,克服了每對電荷只能形成一個激子的限制。單態激子可以將一半的能量轉移到相鄰分子,同時保留一半的能量。這種單態裂變的過程能導致一個單態激子產生兩個三重態激子,然後將三重態激子轉移到第二類分子,這種分子能利用能量發射近紅外(NIR)光。

Hajime Nakanotani教授表示:“簡而言之,我們將分子作為OLED中激子的變換機器。類似於將10美元鈔票轉換成兩個5美元鈔票的轉換機器,這些分子能將昂貴的高能激子轉換成兩個半價低能激子。”

研究人員通過比較NIR發射與設備暴露於各種磁場時剩餘單態激子的微量可見光發射來評估單態裂變過程的效率。

通過實驗,研究人員證實,單態裂變產生的三重態在激子能量從暗三重態向發射態轉移後發射出NIR電致發光,總激子產生效率為100.8%。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研究是首次使用單態裂變提高OLED效率的研究,儘管單態裂變以前曾用於有機太陽能電池。

該團隊表示,使用單態裂變的整體效率仍然相對較低,因為有機發射器的近紅外發射傳統效率低下。儘管如此,這種新方法可以提供一種在不改變發射體分子的情況下提高OLED效率和強度的方法。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改善發射體分子本身的方法。

隨著進一步改進,該研究團隊希望能將激子產生效率提高到125%,這也是研究人員面臨的下一個限制,因為電氣操作自然會產生25%的單態激子和75%的三重態激子。一旦團隊實現了這一目標,該研究團隊就開始研究如何將三重態激子轉換為單態激子,以實現200%的量子效率。

OPERA主任Chihaya Adachi表示:“近紅外光在生物、醫學應用以及通信技術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現在我們瞭解了單態裂變可用於OLED,從而有了一條新的途徑可以克服產生高效近紅外OLED面臨的難題,而且很快就能得到實際應用。”

實驗表明,即使在電激發下,單態裂變產生的三重態激子也有可能作為電致發光,從而提高了OLED的量子效率。採用單態裂變的電致發光可以提供開發高強度NIR光源的途徑,這種應用在傳感、光通信和醫療應用領域意義尤其重大。

此次研究進展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