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三大運營商「挖坑」把自己埋了!工信部:打擊套路!

隨著4G技術的普及,流量業務競爭日漸白熱化,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推出各自的無限流量套餐紛紛強勢上線,主要以"不限量"的噱頭;不過這些套餐存在諸多貓膩。

終於,三大運營商“挖坑”把自己埋了!工信部:打擊套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據瞭解,目前所有的不限量套餐,用戶使用流量超出一定量後均有限速限制。例如,最近中國移動力推的88元暢享不限量套餐,用戶當月流量使用超過10GB後,上網限速最高1Mbps,當月累計使用流量超100GB後,限速至最高128Kbps。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不限量套餐也存在類似限制,只是限速閥門不一。

對於限速,按照專家說法,不限量之後限速是國際慣例,本質上是為了確保有限的無線資源獲得合理的利用。

可是,三大運營商在宣傳上卻對消費者玩起文字套路。在一些套餐中,限速說明、定向流量用途等限制條件多“藏”在幾萬字的用戶隱私協議(或說明、用戶須知等)中;令消費者一不小心就踩坑。

終於,三大運營商“挖坑”把自己埋了!工信部:打擊套路!

隨著網友與媒體發聲討伐,工信部也終於出手了!近日,工信部官方微信發佈消息稱,工信部相關司局組織召開會議,勒令三大運營商去自查自檢自我糾正,取消一切文字套路!標識醒目,停止一切虛假宣傳!讓用戶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得到保障!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三大運營事後均表示,立即開展自查,規範宣傳經營行為,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其中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規範套餐包含流量的宣傳,對於採用了“不限流量、達量降速”規則的套餐,在宣傳材料中明示“達量限速”等條款;二是規範銷售和客戶服務渠道,在套餐銷售和客戶服務過程中,向用戶明示相關限速條款;三是完善資費公示、用戶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務。

2017年初,各大運營商都在推“不限量”套餐這個大殺器的時候,筆者就曾經在文章中指出,用“不限流量”或者“無限流量”的概念表述,這是運營商自己給自己挖坑。

對於工信部的出動,網友們紛紛點贊。而運營商也終於低頭認錯,為當初的小聰明買單!

事實上,提速降費的努力,大家也都感受得到。最重要的一點,不管是價格高還是價格低,用戶都希望是消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慣性耍心眼玩套路,只是在為自己挖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