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電影《邪不壓正》已經全國上映了,從現在公佈的劇情介紹來看,《邪不壓正》的劇情脈絡與《俠隱》相差並不大——

1936年的北平,青年俠士李天然為尋找五年前師門血案的元兇,深入古都的衚衕巷陌,隨著他調查逐漸深入,京城各路人馬的鬥智鬥狠浮出水面的故事。

但如果看過原著,再仔細一看目前放出的預告片,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氣質,天差地別。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原著中的李天然,從頭到尾心事重重,幾乎沒見他開懷過,衝動過。

這是個年紀輕輕就背上了一副擔子的人。

十八歲被屠殺了全家,包括剛結婚的小師妹。自己死裡逃生到美國整了容回北平,又趕上日軍壓境的亂世。他一心只想報仇,為此隱姓埋名,晝伏夜出,處處小心。

明明他才25歲,可很多時候,你會覺得他的心重的像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而在定檔版預告中,彭于晏一共露了四次臉(能清楚地看到臉),已可以勾勒出一個肌肉結實,笑容開朗的陽光大男孩形象。

第一次是他站在鏡子前赤裸上身,瀟灑地挑眉一笑;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第二處是他在房簷上奔走時,縱身一躍,差點失足掉下,誇張地做了個怪相。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還有一次是夕陽下,裸上身狂奔。

在先行版預告中,更是蹦跳著做出拳擊動作,與原著中壓抑內斂的李天然太不一樣。

姜文形容李天然回到這中日開打前各路人馬雲集的北平,是“李小龍進了卡薩布蘭卡”,彭于晏此番的舉止,倒真跟性情爽直的李小龍神似,是英雄,也是大孩子。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與之相對,在預告片中多次出現的另一位男主角姜文,則是對原著做了另一番改寫。

姜文飾演的人叫藍青峰,原著中是個神秘高人。他與李天然相遇時,是北平勢力不小的民族企業家;李天然要報仇,離不開他的幫手。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書中的藍青峰出場不多,而電影中的藍青峰明顯已躍升為事件的主導者。正是他指著北平地圖,出謀劃策;更放出白鴿為號,正式開幹,頗有些《讓子彈飛》中土匪頭子張麻子的豪氣。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有意思的是,藍青峰在原著中的生平,還真跟張麻子有點像。

他參加過辛亥革命,日本留過學,還在馮玉祥手下做過參謀…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邪不壓正》裡有兩個女人,一個周韻,另一個是許晴。

周韻飾演的關巧紅,是義女。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預告中關巧紅一共出現三次,都穿一身黑布大褂。第一次,是在紅磚城牆下徘徊,看她走路的姿勢,像也身懷功夫;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第二次,她把長髮高高紮起,兩鬢被汗水沾溼;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到第三次,她手裡多了一把槍,對著鏡頭,開槍。

看周韻的嚴峻神情和動作,電影中關巧紅的作用恐怕遠不止有情有義的賢內助這麼簡單,很可能親身上陣,成一員女將。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再來看另一個女人:許晴飾演的唐鳳儀。

唐鳳儀可稱得上是浪女,此處的浪,指的是舉手投足都有性感。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這樣一位美人,由許多人的夢中情人許晴來演,絕對是好選擇。

她在預告中共出現兩次,兩次都在醫院,而且都是一臉巧笑倩兮,與周韻的冷肅形成鮮明對比。

第一次,她穿紅旗袍,一把拉開白簾子,姿勢像拉開了舞臺大幕。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第二次,她趴在醫院床上,姿勢和臺詞的尺度都相當大。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可以看出,在《邪不壓正》中,唐鳳儀恐怕只會更浪,更撩動人心。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值得注意的是,唐鳳儀是預告片中出現的主角中唯一沒有拿槍的。她很可能如原著所寫,並未參與李天然的復仇計劃。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預告片中,槍的相關意象一共出現了四次。

第一次是槍打四個靶子,靶子上分別畫著四個人的像,背後寫著“dead”(死),明顯是李天然復仇的對象。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後三次則是姜文飾演的藍青峰喊了聲“時間不等人”之後,李天然手槍上膛,關巧紅瞄準,廖凡飾演的朱潛龍(李天然的仇人之一),扣下扳機。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對於在北京土生土長的姜文來說,他對於老北平的重現可能不在於諸多鄉愁的符號,而是還原他所看重的一些更為宏大的東西。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姜文在訪談中就曾誇下海口,電影一定會把“梁思成哭著喊著”要保護的老北京風貌還原出來。定檔版預告片中就多用大全景來展現北平,我們可以跟著能在屋頂飛奔的李天然一起,看看那還原後的城樓、街道、還有大片大片的灰色平房。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將一部作品拆解成自己的東西,一直是姜文的拿手好戲。幾乎每一個和他合作過的編劇,都驚歎他情節上的天馬行空。甚至有編劇這樣說,“90%的情節在寫劇本前,姜文就已經完成了。實際上姜文需要的是一個語言功底比較好的場記。

明知一部本就出彩的小說要被他拆得七零八落,剩皮不剩肉,但即使最忠實的原著迷也會翹首以盼。

這樣的北京,只有姜文一人能還原

摘錄自“商丘曼哈頓影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