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最近,娟娟看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社共同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報告》對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294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289個城市的宜居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進行了研究。

在《報告》發佈的三大排行榜中,成都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宜居競爭力分別位於第15和第27名,特別是宜居競爭力,竟然不及一些北京、大慶、西安等北方城市。

從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所以娟娟今天太想聊一聊成都這座城市,成都的競爭力輸在了哪裡?將來又將在哪些方面取勝?

1

經濟

與2016年相比,成都的經濟競爭力沒有變化,仍然居於第15名。

那麼成都的經濟實力有變化嗎?

2016年成都GDP達12170.2億元

2017年成都GDP超13889億元

2016年成都月平均工資為5108.3元

2017年成都月平均工資為5425元

SO,無論從GDP還是從平均工資來看

成都2017年的數據都要比2016年的高

大概成都經濟實力在大的GDP數據上沒有明顯體現,但是成都人對於成都經濟的發展那是感受很深的:

-成都90后土著:從前在成都買個蛋烘糕只要5毛錢,現在3塊錢一個,有些想5塊錢買2個都不得行了。

-某位來成都旅遊的60歲遊客:我們山東的大包子,一塊錢兩個,餡兒還倍兒大。成都2塊1個的包子兩口就吃完了!

-長期混跡於成都菜市場的劉阿姨:現在我買菜都不想去菜市場買了,晚上的時候家樂福啊、永輝啊、沃爾瑪啊那些大超市,各種東西打折就跟不要錢樣。但是菜市場裡的菜啊,以前一塊錢能買一堆,現在五塊錢只能買一棵!

-想上車但總和買房擦肩而過的張哥:最早本來十幾萬塊錢我還是可以在成都不錯的位置買套房的,現在首付幾十萬去繞城外都不一定能買到了哦。

在大的數字方面,GDP可能離我們很遠,五千多的平均工資對成都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就是瞎扯淡(這時候拉低了工資平均線的娃兒們,該站出來檢討一哈了)。但是物價上漲、房價上漲,工資卻遲遲不漲的狀態,是不是就是成都經濟競爭力止步不前的原因嘞?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承載成都人記憶的蛋烘糕

2

環境

在《報告》的排行榜裡,成都的宜居競爭力竟然只排到了第27名!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what???

不是說好了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嗎?

不是說好了成都是一個宜居的天府之國嗎?

不是說好了南方只有清風沒有風沙嗎?

不是說好了要在成都的悠閒裡做彼此的天使嗎?

你出來一個排行榜,告訴人們成都的宜居程度還不如某些北方城市。讓那些憧憬來成都旅遊的遊客怎麼想?讓那些一直以來對成都報以自豪感的土著居民怎麼想?讓郊區的大鵝怎麼想,到底還應不應該去成都安個窩,下個蛋,再找個池塘好好培養下一代游泳的技能哦?

前兩年娟娟還說在成都安家有一點好就是成都非常適合人們居住,難不成現在要收回當初的話?

娟娟趕緊去問了哈外地的朋友些:

-來自東北現居上海一直渴望在上海買房的娜娜:“上海的壓力其實也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大,只不過買房還是太困難了,成都還算好的了,想買房只需要有兩年戶口或者滿一年社保。上海不行啊,最起碼社保得有五年才能買房。但是成都是因為氣候還是因為吃辣的原因啊?為啥每個人皮膚都那麼好?要真是因為氣候,我就不想在上海買房了, 去成都養生算啦。”

-來自德陽現居成都的波波:“雖然我爸媽在德陽老家給我買了房,但還是想先在成都闖蕩幾年。雖然已經在成都闖蕩了很久,但發現成都的工資好像跟德陽也差不多,只是機會要多點。雖然成都和德陽捱得很近,但不得不說成都的空氣還真不如我德陽老家。”

-來自合肥現居三亞的張同學:“從前對三亞的幻想就是藍天白雲加一直憧憬的大海,但是來了之後被曬黑幾個度的皮膚讓我迫切想要離開三亞。一直以來聽說的成都就是美食+美女,可能從三亞這邊公司辭職的話,第一個想去的城市就是成都。”

其實問了幾個外地的朋友,大家對成都的印象還是比較不錯的。那麼成都的宜居競爭力為何不高?

我們回頭看看上個冬日成都的霧霾: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去年冬天成都霧霾實拍

看看暴雨之後近千人排隊下班的地鐵一號線: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再看看一些建築工地的移動房: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看了這些,娟娟對成都宜居競爭力排到第27名似乎沒有什麼異議了。

3

房價

再來看看成都的房價,娟娟找到了從2010年開始成都的房價走勢:

2010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1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2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3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4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5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6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7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2018年成都房價走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其實從2010年~2018年的成都房價走勢可以看出:以2017年7月為時間節點,2017年7月成都房價均價為9992元,2017年8月成都房價均價為10185元。數據的信息顯示成都房價從2017年7月開始才突破均價10000元/㎡。

而也是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成都樓市出現了一些“變態式”發展——

“全款往裡走,公積金的不要堵門口”、“XXX樓盤深夜冒雨開盤”、“XXX樓盤開盤只賣200套,但是卻有上萬人排隊交資料”、“XXX樓盤中籤率僅有0.03%”、“5.15新政之後,XX樓盤中籤率達到150%,不用搖號,有資格就能買。”

一年以來,成都樓市就像過山車一樣。而每一個想要買房的人,也隨著過山車的跌宕起伏時而歡呼時而哀嘆。

在房價上,成都的優勢似乎也在逐漸減弱......

成都在發展

成都的競爭力在排行榜上的確不容樂觀:經濟沒有大的跨越式進步、工資水平沒有明顯的提升、地處四川盆地環境也不佔優勢,但是房價卻在蹭蹭地漲。

但是隻通過這些就要給成都下一個競爭力不高的定義嗎?

或許我們還應該看看成都的發展。

2014年1月開業的成都IFS如今已是大牌雲集,頂上的大熊貓成了遊客拍照必選之地: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隨著商業的發展,萬達廣場、吾悅廣場、大悅城等商業綜合體在成都遍地開花,成都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充滿了濃厚的商業氛圍。但無論怎麼變,春熙路的商業氛圍始終都那麼濃厚,無論哪一天都是人山人海: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在住房上成都似乎也不侷限於滿足剛需需求,越來越多的改善性住房面世。在遠至成都五環的龍泉有了容積率2.0的低密洋房,過去那可是一片空地或低矮的村莊啊;

在高新區有位姐姐昨天才買了套單價16000的公寓,水電氣三通關鍵還是民用的。過去瞧不上高新區的人們誰能想到現在要在那邊房價高得要命還得有資格;

在錦江邊娟娟前兩天還看到了新開的無人超市,這是不是也預示著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態度在慢慢發生著改變呢?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錦江綠道無人超市實拍圖

成都的綜合競爭力在排行榜上表現可能並不理想,但是對於每一個在成都真真切切生活的人來說,還是將成都的發展進步看在眼裡。作為新一線城市,我們不可能一下子要求成都達到一線城市的水平,但是我們看到了

今年1月31日,成都首家盒馬鮮生在萊蒙都會開業;6月30日,全國一共只有6家尊享店的黑天鵝蛋糕實體店,在成都開始試營業......

成都宜居競爭力僅排第27名?那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哪裡去了

黑天鵝蛋糕實拍圖

我們總是在“聽說”——

聽說成都的競爭力不高

但成都也有要求早七晚四的世界500強銀行;

聽說成都的房價上漲,買不起房

但朋友在成都租套兩室一廳房租只要1800;

聽說成都人喜歡安逸,工作積極性不高

但大街上多數年輕人都腳步匆匆,為著夢想匆忙

排行榜大數據方面的東西我們不能理解,但我們的成都卻在點點滴滴的變化上提升我們的生活水平。

不靠聽說,只需感受。畢竟無論如何,我對成都這片土地依然愛得深沉!(成都房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