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奶市場要變天 國家支持規模牧場自行加工牛奶銷售

中國原奶市場要變天 國家支持規模牧場自行加工牛奶銷售

國家政策首次提出支持規模牧場自建乳品加工廠,自行銷售牛奶,提高牧場市場競爭力,擺脫完全依賴乳業公司

6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第(十一)條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建設加工廠,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提出支持奶牛場建加工廠。按現行政策,自建液態奶加工廠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200噸及以上,牧場無力投資,因此,該條意見對牧場來說是個福音。牧場自產乳製品在歐美、日本都不鮮見,而且牧場生產的乳製品很受消費者歡迎。不過,該條意見要實施還需要修訂現有的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來配合。

現行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對新擴建乳品加工項目產能的規定

《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提高了准入門檻: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省區新建和改(擴)建乳粉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300噸及以上;新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500噸及以上,改(擴)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300噸及以上。

南方產業區的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新建和改(擴)建乳粉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100噸及以上;新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200噸及以上,改(擴)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100噸及以上。

提高准入門檻的目的是為了規範乳製品行業投資行為,防止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但這項政策也限制了大部分規模牧場生鮮乳的出路——只能賣給乳品企業。近年來,雖然部分牧場也通過開設“鮮奶吧”提高了自銷比例,但總體上數量很少,部分奶農也因為沒有明確的政策支持,不敢大量開設“鮮奶吧”。如果不修訂目前的政策,按准入標準投資加工廠,多年微利經營的牧場無力承擔投資資金。因此,修訂《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迫在眉睫。

牧場自產乳製品質量是可控的,銷路也沒有問題

我國生鮮乳質量水平目前已位居世界前列,為牧場自產自銷乳製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乳品企業目前推廣的高端液態奶、高端酸奶其實不是乳企加工出來的,是牧場生產出來的。很多液態奶的加工技術並不複雜,加工設備都有成熟的供應商提供,規模牧場自產自銷乳製品是可行的,其生產的乳製品,質量是可控的。

實踐證明,牧場自產巴氏奶、酸奶銷路很好。近年來,山東、河北、遼寧、雲南等省的規模牧場開設了很多“鮮奶吧”,針對社區居民就近消費,受到了消費者歡迎。

牧場自制乳製品的日本經驗

在日本,很多牧場都有小型的乳製品加工設備,生產巴氏奶、酸奶、冰激凌、奶酪等乳製品,銷售方式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在牧場自銷;二是在城市開專賣店;三是通過大型超市、機場、新幹線等大賣場,以專櫃的形式銷售。牧場自制乳製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消費者的認可,成為日本奶業發展的重要特色。正因如此,日本的中小企業較多,很多日處理鮮奶2噸以下。

牧場自建加工廠對行業監管提出了挑戰

允許牧場自建加工廠對管理部門的行業管理提出了挑戰,政策的推行也許會有阻力。但其實,管理部門不需要擔心。因為即使產業政策得到修訂,也不是所有牧場都會自建加工廠,畢竟,如果養牛就能賺錢,誰還會建加工廠呢?牧場自建“鮮奶吧”就是乳品企業逼出來的!

荷斯坦認為,眾多中小企業的加入可活躍市場,提高行業的競爭程度,防止行業走向寡頭壟斷,改變目前大型乳品企業前端壓低生鮮乳收購價格,終端以“高端”名義提高乳製品銷售價格的行為,提高乳製品消費。沒有消費量的增長,只有乳品企業賺取高利潤,奶業哪能健康可持續發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