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考面試熱點:尷尬的「海歸」

【熱點鏈接】

當前,畢業回國的“海歸”在就業市場上正經受這“冷遇”。據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2017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80後、90後留學回國人員中,44.8%的人稅後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歸認為月工資遠低於自身期望。

2018年國考面試熱點:尷尬的“海歸”

【題目預測】

針對還過的就業經受冷遇現象,請談談你的看法。

【中公解析】

近年來,在留學潮熱爾不退的大背景下,海歸就業問題一度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由於經濟形式的不斷變化以及國內用人單位招聘機制的不斷革新,海歸就業經受冷遇現象,陷入了尷尬局面。

曾經,擁有洋文憑的海歸,身上罩有一道令人敬羨的“光環”,那“光環”是通行證,讓他們找到理想的工作,擁有期望中的月薪。然而,近年來,出國留學已失去了當年的熱捧局面,甚至成為了某些人投機取巧的工具。在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看來,出國留學能達到投機取巧的目的。以一年制授課型碩士為例,別人要花兩三年的時間拿到的學位你花一年就拿到了,其學術“含金量”難免會引發用人單位的質疑。

2018年國考面試熱點:尷尬的“海歸”

同時,留學低齡化趨勢也愈發明顯,教育部相關人員也表示,教育部不鼓勵、不贊成低齡孩子出國留學。畢竟出國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地理位置的變化,家長還需要考慮到孩子在國外的安全、生活、學習發展等綜合因素,畢竟孩子比較小,自理能力不足。所以,家長和孩子更應該科學理性地做出選擇。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海歸就業難”從某種意義上是用人單位更加理性、務實的產物,他們不再迷戀“海歸”的標籤,而是更加看重求職者的真才實學。而根本原因,則歸咎於出國留學的功能異化,海歸的社會聲譽不斷下降甚至已經“汙名化”。在功利和算計的裹挾下,出國留學成為了一種“洗白學歷”、“貼金”的做法,致使留學生良莠不齊、泥沙俱下。這才造成了“自辱其名”的尷尬現狀。

在留學去精英化的時代,家長和學生在選擇留學專業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這和有關部門宣傳分析不到位,過度解讀了熱門專業有關,也和學生學習規劃有盲目性有關。最後,助其留學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