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抓准 「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劉海鋒報道:7月15日,恰逢週日,不少來自廣東梅州的遊客相約來到龍南縣關西圍景區一睹“東方古羅馬城堡”風采。位於關西河畔景區內的篾匠鋪裡,各式竹製提籃、籮筐、揹簍、簸箕美觀大方,牢固結實,深受廣東梅州遊客喜歡。

龙南:抓准 “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村民徐昌添正在製作竹篾製品。

這些竹篾製品,是關西村圳下組村民徐昌添純手工製作的。徐昌添今年70歲,18歲開始學做篾,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篾匠。如今,徐昌添來到篾匠鋪“再就業”,不僅能得到景區提供的工資,還能靠賣竹篾製品獲得一筆“額外提成”。

目前,關西圍景區正加緊建設“一路兩岸三場四房五橋”。景區建設基本完成後,將吸引周邊村民,包括23戶56人貧困群眾,通過從事導遊、衛生保潔、園林養護等工作實現家門口就業。此外,隨著周邊農家樂,客家土特產、手工藝品銷售等旅遊配套產業的興起,當地群眾致富途徑明顯得到拓寬。

龍南縣地處江西省最南端,既不是國定貧困縣,也不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省定貧困村22個,貧困人口7638戶26541人。近年來,龍南縣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找準致富產業,讓貧困群眾“天天有錢掙”。

龙南:抓准 “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遊客在虔心小鎮旅遊扶貧示範點參觀。

像村民徐昌添在這樣,在景區吃上“旅遊飯”絕非偶然。近年來龍南縣紮實推進“旅遊+”,深入實施全域旅遊工程,推動“山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民房變客房”,打造了虔心小鎮、正桂美麗鄉村、石斛谷、武當夢裡桃鄉等4個旅遊扶貧示範點,創建3A級鄉村旅遊點2個,5A級鄉村旅遊點1個,直接帶動600多戶貧困戶就業創業。

同時,龍南縣堅持“扶貧扶出產業來”的發展理念,緊緊抓住蔬菜、特色種養業等見效快的產業,以渡江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為龍頭,推進鄉村扶貧產業示範基地建設。目前,有輻射帶動能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30個,發展規模以上產業扶貧示範基地45個,規模以下產業扶貧基地136個,帶動1000多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實現鄉鄉有主導產業、村村有富民項目、戶戶有增收門路。

此外,龍南縣充分發揮縣電商產業園引領作用,共建成73個電商服務站點,吸納1025名貧困群眾進入電商產業鏈;把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有益補充,建成20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和134戶戶用光伏扶貧設備,規模達2615千瓦,累計收益238.22萬元……

著力打造一批批行之有效的富民產業,有效推動了龍南縣經濟社會發展,帶動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2016至2017年,龍南縣2365戶8764名貧困群眾、7個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