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石评梅给高君宇写的碑文】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爱情是美好的,人也是有贪恋的,要是可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自己倾心的人在尘世中朝朝暮暮相伴到终老。

可是宿命不可违,爱情也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在我们顾虑重重,纠结郁闷中,也许我们还是会和倾心的人擦肩而过。

错过一时,错过一生。

在你转身的刹那,也许就注定了抱憾终身。

石评梅,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文章充满"冷月、孤坟、落花"等凄凉的词汇,写尽感情的心酸,而她自己的爱情更是一曲悲歌

她反抗封建礼教,可自己又是人言可畏面前的弱者,她迟迟不敢面对高君宇的炽热恋情,却在高君宇撒手人寰后悔之晚矣,痛不欲生。

无数个日夜,她抚碑而泣,眼泪一滴滴流尽坟头,最终疾病缠身,抑郁而亡。

在爱情是一个奢侈品的年代,我们一起来看看石评梅和高君宇这段民国最凄美的故事吧

他们的爱情穿越生死,生不同床死同葬。

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石评梅出生于有着1600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阳泉市小河村。

她原名叫石汝璧,乳名心珠(高君宇后来亲昵地叫她小珠),因为喜爱梅花的美丽坚贞,写文章后她给自己取名石评梅。

她的家庭很好,有钱有文化,她的父亲石铭是清末的举人,有着满腹的才学,母亲虽是续弦,可也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

她自幼聪慧可人,父母也极其重视对她的教育。从她三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读书,认字。即使后来上了小学,晚上还是会教她《四书》《五经》等古典书籍。

在这样强大的家庭私塾教育背景下,让石评梅的古文基础很好,她写的文章用典、引用诗词都灵活自如,深得大家喜爱。

不出意外,她跃身文坛后,一步步成了和萧红,吕碧城,张爱玲齐名的民国四大才女。

不过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女,大家更关注的是她和高君宇的凄美爱情故事。

我们跟着时光倒溯,从他们的初遇开始吧……

那是1919年,石评梅太原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孤身进京,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求学。

在她踏入京城的那瞬间,她和高君宇的恋情就拉开了宿命的序幕。

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此时,渴望光明,有着反抗思想的石评梅在勤奋学习的同时,经常给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写文章。

这和1916年进京求学,并已加入共产党的同乡高君宇在思想上是高度一致的。

1920年,石评梅和高君宇在山西的老乡会上第一次相遇了。

石评梅见到了高君宇,这位自己父亲多次提及的出色的学生在会场上发表着演讲。

那慷慨激昂的声音,那刚毅执着的表情都如闪电般吸引着这位才女。

高君宇对冰雪聪明的石评梅也早已耳闻,这场同乡会上,清丽典雅的才女石评梅谈吐不俗,大风得体,令他倾慕不已。

两个进步青年相见恨晚,互相倾心,可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千山万水在相遇前就奠定了这场爱情的悲剧结局。

石评梅刚刚经历过一场失败的初恋,她深深爱慕过的学长吴念秋是有妇之夫,她爱了,累了,也怕了。

对一个人失望其实没关系,可是对爱情失望就真的很悲剧。

高君宇在老家也有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妻子,他们没有感情,可是要挣脱这场包办婚姻的束缚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为了你死,亦可以为了你生。【高君宇表白石评梅】

同乡会后,他们经常通信,还常常相约散步于林木葱茏,花草繁盛的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北京陶然亭。

他们说着理想,谈着抱负,当然还有他们这段缠绵悱恻的感情,可是不管高君宇如何炽烈地表白,石评梅都还是选择婉转地拒绝。

初恋的失败让她对感情心生恐惧,她更是畏惧世俗流言,不想去伤害高君宇远的妻子。

乱世里,他们也是聚少离多。

“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那一年,漫山的红叶似火,在西山养病的高君宇按捺不住相思之情,给石评梅写信,诉说着自己的深情。

“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不出意外,石评梅找借口婉转地拒绝了。

可是感情是藏不住的,一旦萌芽,即使没有土壤,在荒芜的石壁上也会生长,枝繁叶茂,开出花来。

1924年,已加入共产党的高君宇被北洋军阀通缉,他在逃亡期间,冒险回到老家,与妻子李寒心办了离婚手续,结束了这桩早已死亡的婚姻。

他把离婚的事情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石评梅,渴望得到爱情的回声。

“我们可以做以事业度过这一生的同志。”

石评梅再一次拒绝了,说早已抱定独身的素志。

“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为了你死,亦可以为了你生;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

收到回信的高君宇万分凄怆,可是他没有放弃,再一次表白了对石评梅矢志不渝的感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坚贞不屈。

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愿你承受了它。或许你不忍,再令它如红叶一样的命运吧。我尊重你的意愿,只希望用象牙戒指的洁白坚固,纪念我们的冰雪友情吧……【高君宇送石评梅象牙戒指】

1924年,在石评梅的生日到来之际,高君宇买了一对象牙戒指,自己戴了一枚,给石评梅寄去了一枚。

这对象征着他们纯洁爱情的象牙戒指,一直被两人戴在手上,最后跟随他们进了棺木,埋进了地下。

石评梅的好友庐隐还写了小说《象牙戒指》来纪念这场凄美的爱情。

很多时候,我们拒绝,我们可以肆无忌惮也不是不爱,而是总觉得时光漫长,爱自己的人永远不会离开。

石评梅在同乡会上遇见高君宇就小鹿乱撞,后来也深深恋着高君宇,可是她顾虑重重,还是无数次拒绝了他的表白。

“珠,放心。我原谅你,至死我也能了解你,我不原谅时我不会这样缠绵地爱你了……”

1925年3月4日,因为急性盲肠炎住院的高君宇,在病床上握着石评梅的双手,再一次深情地诉说着自己深情。

可是这段感情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第二天,手术失败的高君宇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年仅29岁。

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生前未能相依共处, 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石评梅的遗嘱】

石评梅无数次拒绝,她想着这个人会永远在,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疾病带走了心力俱悴的高君宇。

高君宇走了,石评梅的世界也彻底崩塌了。

“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

她数次晕厥,送的挽联上写着何日重逢君,可是他们生前是永远都不会重逢了。

石评梅把自己的照片放进棺木,把高君宇葬在了他们经常漫步的陶然亭畔,那里有着他们美好的回忆。

墓碑两侧是她亲笔题写的文字,一侧写着:

我是宝剑, 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墓碑的另一侧写着: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很多时候,先离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带走了一个人的心。

高君宇走后,石评梅坚持为真理发声,去抗拒这个黑暗的世道,这是他们共同的使命。

可是属于她的更多是悔恨和内疚,她恨自己的懦弱,做了爱情的逃兵。

她戴着象牙戒指,每周都去高君宇的墓前,流着泪诉说着自己的深情和忏悔。

松柏森森,天空寂静无声,这个深爱着她的人再也不会出现了……

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三年后,悲痛中的石评梅在疾病中留下了合葬的遗嘱,香消玉损,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年仅27岁。

民国最凄美的梁祝爱情:石评梅和高君宇,生不同床死同葬

对比她和高君宇的生死之恋,曾经拥有过于浅薄,梁祝化蝶过于虚无,不读她肝肠寸断的血泪之文,不会懂得爱情的力量。[摘自好友编写的《石评梅文集》]

石评梅走后,人们发现她枕头下的日记本里是高君宇的照片和当年送她的红叶。

她的好友庐隐、陆晶清等人把她葬在了高君宇的墓边,棺木里放着高君宇的照片,她的墓碑上用篆书刻着四个大字“春风青冢”。

他们两墓并排,两碑并列,这对剑胆琴心的苦命鸳鸯在死后终于永远地在一起了。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我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一定活成了梁祝中那对形影相随,比翼双飞的胡蝶。

时间的车轮不会停息,很多的故事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消散,可是陶然亭畔的那两座墓碑,还是会深深地刺痛我们。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要是你也遇见了倾心的人,请别掩藏真情,

执子之手,在尘世中倾情相爱吧,

世事无常,别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