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生活中,人們是討厭廣告的。

但是,對於品牌來說,為了讓產品有銷量,讓品牌有知名度,廣告是不得不做的。

如果廣告做好了,品牌可以像熱門小說、電影、電視劇一樣受到觀眾追捧。

一個好故事可以省去大筆廣告費,還可以使新品牌迅速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對於新品牌更是如此。

就像,如果你想建一座樹屋,先不要急著去搭樹木,而是要激起人們對森林的渴望。

如果你想激起人們對森林的渴望,最聰明的方法就是,給他們講個關於森林的故事。

文案的本質是溝通,而故事就是一種好用又有效的溝通方式。

故事講的好,就容易感染用戶的情緒,使用戶產生情緒投射,從而引發代入感。

而用講故事的方式來介紹品牌,也更容易被用戶理解,這種廣告二次傳播也比較高,更有利於提高品牌曝光度。

所以,在文案內容上,我們得多動腦筋。只有對號入座,擊中消費者痛點,使產品功能契合消費者需求,市場銷路才不用愁。

擅長講故事是一種高級營銷本領,但撰寫講故事的商業文案,要比“講故事”本身複雜得多。

因為文案要適用於不同場景,能夠突出品牌特性,能夠聚焦目標受眾,並且能夠以有煽動力的語言增強故事感染力。

今天,我來分享幾個技巧,告訴大家一些用文案講故事的思路方法。

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1、明確目標受眾

講故事是一種傳播方式,首先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受眾是誰,明晰文案要把故事寫給誰。

只有貼近目標消費者,才能用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講故事。

當你明確目標受眾之後,就可以通過故事塑造自己的風格,或是走差異化路線了。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人們只要一想到某種風格,就會馬上想到與這種風格相關的這個品牌,這個產品。

舉個例子,白酒是個傳統產業,消費者以中老年為主,於是做白酒的人基本都朝一個地方使勁兒。

產品看起來“高大氣”,千篇一律的講“帝王專供”、“御用瓊漿”、“歷史悠久”,使得白酒這個品牌被悄然貼上諸多標籤,嚴重缺乏年輕時尚的品牌調性。

而在白酒行業產品同質化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雖然中國白酒在口感上分為多種,比如洋河是綿柔、古井是年份、口子是窖藏……

但消費者真正能夠從品牌傳播中感受到的產品差異化並不大,對於一些本身就不懂白酒的人更是如此。

這樣一來,白酒行業就很難做出差異化的品牌和產品。

而“江小白”認為低度化、利口化和清淡口感將是中國白酒的大趨勢。因此,“江小白”將自己定位於時尚青春群體。

根據80後、90後年輕消費人群的口味需求,開創了富含時代感、文藝氣息和顛覆性的酒類產品。

既保持了高粱酒天然純粹、酒香淡雅的特點,又以低度酒為主打產品,拋棄傳統白酒口味濃烈的特性,大膽的將白酒口感做得柔和清淡,從而與傳統重口味白酒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品牌思維上,江小白不與名人攀親道故,不與歷史過分糾纏。

從目標受眾中尋找共鳴,提出了“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的品牌理念,創造出匹配於年輕人的消費場景。

文案通過“友情也像杯子一樣,要經常碰一碰才不會孤單”、“我們最先衰老的從來不是容顏,而是那股不顧一切的闖勁”、“我把所有人都喝趴下,就為和你說句悄悄話”這些語句,成功加大了白酒產品到達年輕一代消費者內心的可能。

正是憑藉這些在產品口感和品牌塑造等方面的“離經叛道”和“特立獨行”,在國內傳統白酒品牌紛紛“冬眠”的時候,江小白成功在一片紅海的白酒市場中,抓住了白酒消費升級的趨勢。

從成立公司到在業內打響名聲僅用了一年時間,創造出白酒營銷上的另類奇蹟。

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2、塑造故事內核

品牌故事具有多種特徵,很多故事可能是創業系、夢想系、勵志系的,可能是傳播系、愛情繫、文藝系的,還有可能既是這個系,又是那個系的……

在文案創作中,我們不能以同一種套路去重複講故事。

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可以是各種調性,各種花樣,包括帶有娛樂內容、社交信息等。

這其中,無論故事調性怎樣變換,都要塑造一個故事內核,那就是:圍繞品牌契合消費者需求。

如果品牌有足夠好的資本,那麼完全可以自顧自講故事,使品牌本身成為焦點。

如果沒有,就可以從相關性入手,圍繞品牌身份,將品牌與消費者需求契合起來,加強二者之間的雙向溝通,通過建立內核聯繫,實現品牌目的。

比如,一向善於講故事的瑞典傢俱品牌“宜家”與MEC娛樂公司合作,在美國A&E電視臺開闢了名為“改造我家廚房”的實境節目。

在每一集節目中,製作單位都會運用宜家產品為一家人帶來翻天覆地的大改造,細心介紹哪些產品特色可以讓生活更便利。

在觀看中,即使觀眾清楚的知道節目是由宜家贊助製作,但改造的實用信息仍然滿足了消費者的迫切需求。

因此,在LatitudeResearch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發現,收看節目的觀眾中,又60%認為宜家提供的是高質量產品,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在改造廚房時會考慮選擇宜家。

再比如,農產品牌“維吉達尼”。維吉達尼是維語“良心”的意思。在它的文案中,就包含了很多關於農戶的故事。

品牌通過“這隻蜜瓜不簡單”、“一口下去果汁流溢到叫人慾罷不能”、“小幸運,一杏兩吃,一舉兩得”、“小白杏兩千多年來堅守等待”、“阿布力克木•阿布都拉家灰棗的成長故事”等文案,將“維吉達尼”打造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情懷的品牌,甚至它的每個產品中都蘊含著故事。

在其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下,“維吉達尼”得到了姚晨、周鴻禕等名人的微博轉發。

現在,“維吉達尼”已經成為一個農民和農產品消費者之間的溫暖社群。

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3、圍繞品牌開展

講故事的目的,是為了品牌和其他品牌區別開來,所以我們撰寫的品牌故事,一定要清楚品牌定位,一定要突出品牌特性。

舉個例子,比如你的主要產品是叫花雞。

叫花雞是一種有歷史故事的產品,但是如果你就叫花雞這個產品書寫的是一些大眾化的故事,從歷史性的角度去開展撰寫,而沒有想清楚自己的品牌定位,圍繞自己的品牌進行撰寫。

那很有可能,你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關於叫花雞的故事,一旦經過傳播火起來了,卻極有可能很快的被其他主營叫花雞的品牌搶了去,給別的品牌做了嫁衣。

當然,如果你的品牌是走高端路線,那最好不要用大眾化的套路去講故事。

反之,如果你的品牌是走性價比高的中低端路線,那最好不要用有內涵有深度的套路去講故事。

可能有人會問,我負責的品牌不大,也沒什麼知名度,更沒有香奈兒、路易威登那麼悠久的歷史。我沒有故事可講。

那麼,對於不為人知的小品牌,對於新品牌,難道我們就真的沒有故事可講了嗎?

其實,大品牌有大品牌的講法,小品牌有小品牌的講法,新品牌有新品牌的講法。

舉個例子,褚橙,就是以褚時健的傳奇人生和十年磨一劍的毅力為線索,拋出了一個故事。

很多人在購買之前,首先就被這個故事打動了。褚橙上市後,王石、潘石屹、梁冬、楊錦麟等知名人士紛紛發微博為褚橙捧場,從中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對於褚時健和褚橙由衷的致敬。

所以,這個故事已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了,在故事的傳播過程中,褚橙也被印照上“勵志”光輝。

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4、趣味性+畫面感

講故事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每個人都會講,從小就會講。

就像,我們的作文裡有故事,甚至我們打架、捱罵、不好好學習,我們吃飯、聽音樂、看書、看電影……這些都是故事。

但作為故事,只有在具備很強趣味性的時候,才能足夠吸引人,才能抓住人們的觀看興趣,從而印象深刻。

比如文案:“A:有時覺得自己很孤獨。B:有什麼具體表現嗎?A:喜歡自問自答。”這樣的小段子表現的是小故事場景,但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感。

對於商務文案來說,講故事的重要點也是趣味性。不僅要抓住趣味點,還要抓住消費者的關注點。在細節描述上做功夫,創造畫面感。

當然,不一定在文案中非要去講產品的設計理念、研發過程等等,事無鉅細地和盤托出。

比如,你在書寫一個關於不震床的文案故事時。如果你寫“這張雙人床沒有震感,一個人起床了,另一個人不會被影響到,也完全沒有感覺,依然可以酣然入睡。”

從思路上說,這樣的故事沒什麼問題,但太過平庸,缺乏趣味性,無法打動消費者。

導致這個故事缺乏趣味性的原因是:故事沒有創造出畫面感,沒有讓消費者在頭腦中形成真實情境,因而無法產生情感調動。

如果我們換一種寫法,比如:“老公工作很忙,晚上應酬很晚回家,上床後因為喝多了酒半夜得上廁所五六次。老婆平時上班也辛苦,老公怕影響老婆所以總是躡手躡腳起床。那麼,如果每次起床都震動的話,老婆晚上怎麼睡覺呢?作為老公應該怎麼去心疼愛護老婆呢?而作為老婆,面對為了養家辛苦奔波的老公,又怎麼忍心讓老公每次上廁所都躡手躡腳?”

美國營銷大師愛瑪・赫伊拉曾說:“不要賣牛排,要賣滋滋聲。”

從這句話裡,我們雖然沒有感受到畫面感,但牛排的滋滋響其實就是一種聽覺刺激,讓我們由聽覺引發出視覺聯想、味覺聯想、嗅覺聯想。這,就是畫面感。

現在,讓我們回到上述兩個關於床的故事。

兩個故事其實都在傳達一個信息,告訴消費者這是張好床,不會產生振動,不會影響到另一個人休息。

但顯然第二個故事更走心,更容易讓消費者的頭腦中出現畫面感。

通過細節和情境描述,引導消費者進入情境想象,把自己代入畫面中,從而加深品牌印象,達成購買。

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5、精銳度+穿透力

文案不像文學,需要非常華麗的辭藻。也不像小說,擁有很長的篇幅可以揮灑。

從商業角度說,考慮到利於傳播和便於理解,通常文案只能保留故事最精銳的部分。

而實際情況是,大部分文案對於故事的理解就是人物、情節、環境等要素具備。

然而在故事裡,雖然這些要素都具備了,但寫出來的故事還是很平庸。

這種情況就叫做:故事很完整。但沒有精銳度,缺乏穿透力。

一個好的文案故事是有穿透力的,可以像針一樣扎進消費者心中,調動起消費者的情緒,從而產生情緒投射。

從傳播的角度看,能夠打動消費者的故事不一定需要情節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需要情緒帶動。

而真實,就是一種最有效的情緒帶動。

比如這樣一個小故事:“當年北漂在外租房,退租時被房東以各種理由扣押金,我和男朋友很需要那幾百塊錢。我靠在門上,不退押金就不讓房東離開,撒潑耍賴,最後還是男朋友抱著我讓房東走了。出來後,我和他在馬路上抱頭痛哭。他心疼我,我心疼錢。”

這樣的小故事,不以情節見長,卻貴在真實,貼近用戶,讓很多人能夠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也更容易激起情緒上的波動。

再比如,螞蟻金服在一組海報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勾勒出一群形象各異的用戶形象:45歲的養蜂人、33歲的麵館老闆,文案通過“更甜的槐花”、“地道的重慶辣子”等語句激發人們的感官反饋,令人難以忘卻。

故事和人物形象、真實、鮮活的呈現在消費者面前,自然,消費者也願意去親近。

理解了這些,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近年來UGC故事會越來越火的原因。

實體經營之創意文案:用文案講好故事,明知是廣告,大家也喜歡看

實體經營的你看懂了嗎?學會了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實體經營策略和方式,請關注我回復“實體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