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生流浪東莞16年 如今他終於回家見到母親

名牌大学毕业生流浪东莞16年 如今他终于回家见到母亲

陳穎基本每天都義務打掃天橋。

名牌大学毕业生流浪东莞16年 如今他终于回家见到母亲

換上弟弟買的新衣服,結束流浪生活。

名牌大学毕业生流浪东莞16年 如今他终于回家见到母亲

家人和朋友專程從老家來東莞接陳穎(拿掃把者)。

●51歲的他畢業於名牌大學,卻因工作不順流浪東莞16年

●熱心腸的他因為愛幫助人而被稱為“幫主”

●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他昨晚終於回到湖北老家與家人團聚

昨晚9時,在東莞街頭流浪了16年的陳穎結束了流浪的生活,回到了位於湖北黃梅的老家。

今年51歲的陳穎是華中師範大學88屆的畢業生,後因工作上的種種不順和性格問題,逐漸變成了一個街頭流浪漢,最後在東莞莞城一座天橋下安了“家”。他與一般的流浪漢有點兒不同,他每天都學習英語,義務打掃衛生,愛幫助人,被人稱為“幫主”……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陳穎回家後,他的家人將帶他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他之前工作過的單位也將協同社會各界力量為他提供日後生活上的保障。

流浪

流落街頭的名牌大學畢業生

7月13日中午,一位好心的志願者為陳穎送來了一份豐盛的牛排午餐,因為剛剛嚼過了幾個小麵包,陳穎並沒有急著吃牛排,而是把它先放到了自己的“家”裡。說是“家”,其實就是東莞莞城人民醫院附近環形天橋下的一個水泥墩,這裡是陳穎這幾年來落腳的地方。兩塊摺疊了的紙箱,幾個礦泉水瓶,一雙拖鞋,一個裝著肥皂和毛巾的塑料袋就是他全部的家當。

1985年7月,在復讀了一年後,陳穎拿到了華中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了他們村第一個大學生。不僅他的家裡人,全村人都為他的魚躍龍門而高興。他去大學報到時,村裡人放了鞭炮,敲鑼打鼓為他送行。

彭旺林是陳穎在華中師範大學讀書期間的同學,課餘時間兩人經常一起打排球,踢足球,關係特別好。在他的印象中,陳穎上大學時很有上進心,尤其喜歡學習英語,單詞詞彙量過萬了,當年還參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試,因為專業課差了點,最後沒有考上。

大學畢業後,陳穎又和彭旺林一道被分配到了黃岡師範學院(當時叫黃岡師專)工作,兩人還住在同一棟宿舍裡。不過,在黃岡師範學院圖書館待了沒多久,陳穎就因為工作的不順而離開了學校,趁著當時的下海潮去了福建闖蕩。在福建闖蕩受挫後,陳穎又回到了學校,被學校安排到了化學系工作。工作沒多久,同樣由於工作的不順和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陳穎再一次選擇離開了學校,開始輾轉多地闖蕩。

2002年,陳穎就來到了東莞,成了一名街頭流浪人員,先後在虎門、厚街的多個地方待過。2008年,他來到了現在“居住”的地方後安定了下來。

陳穎的弟弟陳遠鵬記得,陳穎在2008年的時候曾給家裡打過一個電話,這是他和家裡最後的聯絡。在電話中,陳穎說自己在外面撿瓶子,但電話打到一半的時候就掛了,家裡人也無法獲得他更多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