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說車:東風汽車「同一東風」,長安卻開啓多品牌,誰對誰錯?

北京車展之際,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發佈了各自的品牌戰略,但方向截然不同。

東風汽車的品牌戰略是“同一東風”,指業務佈局上堅持堅持乘商並舉;打造規範一致的品牌形象;堅守共同的品牌承諾。展現在用戶面前的,就是乘用車、商用車均使用同一個“雙飛燕”品牌標識,旗下不同經營主體的子品牌均冠以“東風”品牌,如東風風度、東風風神、東風風光等,用戶一看就知道是東風汽車。

依法說車:東風汽車“同一東風”,長安卻開啟多品牌,誰對誰錯?

東風汽車“同一東風”展示

長安汽車的品牌總體戰略是品牌向上,同時進行品牌架構調整,形成長安乘用車、新建中高端乘用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四大品牌,面向不同人群需求,深耕各細分市場。除新建中高端乘用車的品牌標識和品牌名稱尚未發佈,長安乘用車、歐尚、凱程均使用不同的品牌標識和名稱,開啟了長安汽車的多品牌進程。

依法說車:東風汽車“同一東風”,長安卻開啟多品牌,誰對誰錯?

長安汽車的多品牌發佈

同在一個汽車市場,同是自主品牌,東風和長安卻是不同的品牌方向,誰對?誰錯?或者說哪種品牌戰略更能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用戶?

預測對錯有難度。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妨看看國內其他汽車企業的先例。

多品牌戰略失敗的例子是奇瑞汽車。2009年初,奇瑞汽車公司發佈了中高端乘用車品牌瑞麒和商務車品牌威麟,至此,奇瑞汽車形成了奇瑞、瑞麒、威麟、開瑞四大品牌。但到2012年8月,奇瑞汽車即對品牌架構大調整,瑞麒、威麟兩個品牌逐步停用,只保留奇瑞品牌,開瑞品牌划進了奇瑞控股。2013年4月,奇瑞汽車發佈“一個奇瑞”品牌戰略,多品牌戰略正式終結。

多品牌戰略成功的例子是上汽通用汽車。2017年,該公司全年銷售超過200萬輛,公司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分別銷售超過122萬輛、60萬輛和17萬輛,業績驕人。

比較奇瑞汽車和上汽通用汽車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二者的規模不同。奇瑞2009年開始多品牌戰略,此前的2008年其銷量為35.6萬輛,在汽車企業中屬於中小型企業。上汽通用多品牌成功則是源於其母公司美國通用汽車本身就是多品牌汽車企業,規模龐大。

2017年,長安品牌汽車銷售166.3萬輛,其中長安品牌乘用車銷售116.4萬輛,比奇瑞汽車多品牌戰略開啟時的規模大很多。但和通用汽車等成功的多品牌汽車企業相比,規模又小很多。參考東風汽車的“同一東風”品牌戰略,不得不說長安汽車的多品牌有很大的冒險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