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隱私換安全?Airbnb與監管機構共享房東信息

外企進入中國,必須要遵守國內相關政策監管,這是毋庸置疑的。

每個國家對於各個行業的監管措施都有所不同,逐漸形成的中國特色也擋住了諸多外企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如谷歌、Facebook。近期Airbnb對宣佈,在有必要的條件下,將與監管機構共享房東信息,成為繼蘋果將數據轉存雲上貴州之後的又一例子。

用隱私換安全?Airbnb與監管機構共享房東信息

如果我是Airbnb的負責人,我也會選擇接受。畢竟,中國已經成為Airbnb在全球範圍內增長最快的市場。從3月29日開始,Airbnb用戶的郵箱逐漸接收到官方的郵件,公開表示為服從監管,將從3月30日開始向相關機構披露提供短租服務的中國房東信息,並且不向用戶提供進一步通知。

用隱私換安全?Airbnb與監管機構共享房東信息

考慮到很多房東會擔心自己的用戶信息洩漏,Airbnb還提供相應的入口,用戶能夠主動下架自己的房源信息。此舉一出,很多人有所顧慮。畢竟網絡安全事件頻發,尤其是在Facebook 5000萬用戶信息造成的巨大輿論焦點下,國內的用戶也變得比較敏感。

此外,受影響的可能並不只是房東用戶,而包括所有的普通用戶。筆者查看Airbnb隱私政策瞭解到,在關於“安全和遵守法律”一條,清楚的寫道:如果法律要求或有合理必要,愛彼迎可以向法院、執法機關、政府機關或授權第三方披露您的信息:

(i)遵守法律程序及回應針對愛彼迎提起的索賠;

(ii)就可能會使我們、您或任何其他用戶面臨法律責任的犯罪調查、指稱或涉嫌違法活動或任何其他活動,回應已驗證的相關請求;

(iii)執行或管理我們的服務條款或與會員的其他協議;

(iv)進行欺詐調查及防範、風險評估、客戶支持、產品開發和故障排除;

(v)保護愛彼迎及其員工、會員或公眾會員的權利、財產或人身安全。

同時,如果出於法律程序原因,Airbnb也不會對信息披露一事主動告知用戶。政策監管的主要目的其實還是為了保障用戶安全,畢竟短租房行業目前依然缺乏市場監管,用戶維權難等問題存在。頻繁爆發出針孔攝像、損壞房屋甚至更加惡劣的醜聞事故。如果不保留一些信息,一旦事情發生,相關機構調查起來則要困難得多。

用隱私換安全?Airbnb與監管機構共享房東信息

途家網隱私政策(部分)

用隱私換安全?Airbnb與監管機構共享房東信息

小豬短租隱私政策(部分)

當然,這些政策並非只限制外來的Airbnb,筆者查看國內另外幾家短租房平臺小豬短租、途家網,在隱私政策中均有相同的聲明:在接受政府部門質詢的條件下,平臺將有權披露用戶信息,並不對此承擔責任。

用隱私換安全?Airbnb與監管機構共享房東信息

聯想到今年一月份,蘋果宣佈中國大陸用戶數據將轉存雲上貴州,或許是在僵持多年之後,蘋果正式對國內監管政策的妥協吧,否則蘋果也只能如谷歌一樣,黯然退出中國市場。畢竟在美國,儘管是為了案件調查需要,蘋果依然拒絕了為FBI解鎖iPhone,藉此引發了雙方的持久對峙。

Airbnb發言人Jake Wilczynski表示:“與所有在中國運營的企業一樣,Airbnb中國公司必須遵守當地的法律和法規,我們收集的信息與中國數十年來收集的酒店信息類似。”服從本土政策是Airbnb想繼續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前提條件,而這其中所造成的隱私問題,必然也會讓很多Airbnb用戶仔細斟酌去留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