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吳冠中作品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吳冠中

吳冠中:筆墨等於零

1992年,吳冠中所寫的《筆墨等於零》在明報週刊上發表以後,在美術界激起千層浪,有人寫了《無筆墨等於零》來反駁,不過這次美術界的爭論過了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又過了幾年,吳冠中的老友張仃寫了一篇名為《守住中國畫的底線》的文章,對“筆墨等於零”再次提出看法。吳與張的觀點差異被這名記者在報紙上加以渲染,然後又被其它報紙轉載,因此“筆墨等於零”這個被重提的“舊話”又一次引起廣泛而激烈的爭辯。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吳冠中作品

吳冠中講,“石濤講筆墨當隨時代就是講筆墨等於零。”“坦誠地講,對黃賓虹,我不是很重視他,但我尊重他。他拼命在筆墨裡搞,但他的畫面都是千篇一律的。藝術的本身是感人的。不能感人再有技術有什麼用啊?就像那些微雕啊用顯微鏡看,沒有意義。”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吳冠中作品

“脫離了具體畫面的孤立的筆墨,其價值等於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價值等於零。作為一種藝術,你不能總重複前人,沒有改變沒有獨創性。兒子孫子應該比爺爺強嘛,不能老是不如爺爺,那太沒出息了。”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吳冠中作品

吳冠中講,“現在全世界把傳統叫得這麼強的,恐怕中國是第一了。拿祖先的東西來對抗人家的創新,那還是阿Q,肯定吃虧。”“母校教育我‘美’,這是其他美術學院所不能比的。如果只是教我如何畫得‘像’,那就是侮辱我,毀了我的一生。我們的學校是藝術的,而非技術。”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

黃賓虹:國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筆墨

黃賓虹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承前啟後的大家。他在50歲前馳縱百家,溯追唐、宋。其後飽遊飫看,九上黃山、五上九華、四上泰山,又登五嶺、雁蕩、暢遊巴蜀,足跡半天下。70後融會貫通,卓然成一代名匠。他的繪畫,在深研傳統,取精用宏的基礎上凝聚和昇華,進而融鑄為自己的藝術個性。與二十世紀的其他畫壇巨匠相較,黃賓虹更具學養,更富於文人氣質。除了山水畫創作,他在金石學、美術史學、詩學、文字學、古籍整理出版等領域均有卓犖的貢獻。黃賓虹可謂一生都在筆墨中遨遊,離開筆墨不僅黃賓虹的畫不能成立,中國畫也將轟然倒塌。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作品

他又說:“國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筆墨。”黃賓虹系統梳理和總結了前人對於筆墨運用的經驗,在晚年總結出“五筆七墨”之說——“五筆”為“平、留、圓、重、變”,“七墨”即“濃墨、淡墨、破墨、漬墨、潑墨、焦墨、宿墨”諸法。如此,以筆為骨,諸墨薈萃,方能呈現“渾厚華滋”之象。 由此,黃賓虹便在實踐上,也在理論上為中國畫筆墨確立了一種可資參證的美學標準。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作品

黃賓虹晚年所作山水,元氣淋漓,筆力圓渾,墨華飛動,以“黑、密、厚、重”為最突出的特點。其意境清遠而深邃,去盡斧鑿雕琢之跡,大趣拂拂,令觀者動容。由這樣一種鬱勃的意象和高華的氣格當中,人們感受到了中國民族文化精神的強大張力。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作品

黃賓虹的藝術,獲得了傅雷等人的高度評價,畫壇上歷來以“北齊(白石)南黃”並稱。他曾為毛澤東主席作畫,學生有郭味蕖、林散之、李可染等近代書畫界大家。半個世紀以來,許多畫家從黃賓虹身上獲得了豐富的藝術滋養。在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黃賓虹是一個真正的大家,他是承前啟後的。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作品

形式美PK筆墨美

吳冠中主張形式美、抽象美。他說,繪畫的美主要依靠形式構成,我也極討厭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但在繪畫中講形式,應大講特講,否則便不務正業了。“形式是美術的本身”,“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抽象美”,“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要在客觀物象中分析構成其美的因素,將這些形、色、虛實、節奏等等因素抽出來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

黃賓虹認為,作畫在意不在貌,不應重外觀之美,而應力求內部充實,追求“內美”。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作品

作為近現代有很大影響的畫家,作為中國人的吳冠中為什麼會和筆墨集大成的黃賓虹,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觀念差距呢?中西方美術權威不是早就有過這些論斷:儘管藝術家有國別,但藝術是不分國界的。美都是相通的。其實是源於對中國畫的認識差異。吳冠中留學法國多年,接受了不少西方藝術手法和觀點,在改造中國畫如火如荼的年代,都力圖用西方藝術來改良中國畫。改良過程中,自然會以藝術為名站在不同的角度,由此得出不同的結論。但藝術家的貢獻最終還要站在推動藝術創新、藝術發展來衡量;藝術作品也要以美來衡量。歷史才是最終的評判人。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吳冠中作品

不少學者和藝術家對吳冠中的水墨畫也提出了不少異議,認為既然是畫在宣紙的水墨畫,沒有筆墨是欠缺的,因為筆墨本身就是內容。由於認識上的不到位,儘管吳冠中的水墨畫看起來很美,但線條像豆芽,弱不禁風;吳冠中水墨畫的墨塊也是漂浮的,這實際上是他水墨畫的軟肋。一些人甚至提出大膽設想,如果吳冠中能認識到筆墨的重要性,或許他的水墨畫和油畫的歷史貢獻會更大。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作品

儘管如此,也不能抹煞吳冠中在推動中國畫發展尤其是形式美、抽象美方面探索的貢獻;也不能一味死守黃賓虹用筆墨拓展中國畫的範式。他們二人迥異的觀點,實際上為中國畫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未來的中國畫要能立足世界,必須要做到兩點:其一是筆墨不能丟,而是要強化,是水墨畫的基礎,這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二是形式的探索。貫穿中西方。唯如此,方能以中國畫的方式走向世界。放眼當今公認有成就的深耕中國畫、水墨畫的藝術家無不是如此。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吳冠中作品

諸君以為然否?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黃賓虹作品

世紀論戰:筆墨等於零?吳冠中PK黃賓虹誰是誰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