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chain潘芳琳:打破中心化出行数据垄断,服务实体经济

TFchain,一条专注于出行数据的公链,俗称“开车挖矿”。即用户通过开车贡献出行数据,获得相应Token激励。目前没有私募、没有爱西欧,项目在合规性方面的努力还体现在2018年初的一次更名,从最开始的TF(Traffic)coin更名为TFchain。

最近,耳朵财经采访了TFchain联合创始人Alicia潘芳琳,聊了聊这个不私募、不爱西欧、“穷但人心很合”的势能十足的项目,以及TFchain更名背后更深层的考虑、TFchain独特的社区生态,还有她个人对当下区块链的一些思考。

TFchain潘芳琳:打破中心化出行数据垄断,服务实体经济

1

从推广高手到链圈女神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看但有态度、且有能力做事的女性总是珍稀。Alicia潘芳琳就是其中一位。她创业做过语音社交网站,后进广告圈,前后任职于WPP、iclick和蓝色光标。先后服务过微软、戴尔、香奈儿、巴宝莉等品牌,2017年,负责过摩拜单车中国区移动广告推广,链家网的移动端推广。

作为一位市场推广的高手,触摸到传统行业天花板的潘芳琳,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她告诉耳朵财经(ID:erduomi)进入区块链行业的契机。“2014年初,OKcoin当时的联合创始人雷臻有找过我,当时的知识储备,不足以看懂行业,没进场,但是一直在关注;直到2017年,加入雷臻的交易所Bibox,正式进入区块链行业。”

而从更有“钱途”的交易所跳到更具挑战性的项目方,潘芳琳说,这个事儿是比较有意思的。“在去年大热行情中,大家都在想怎么发Token,但是TFchain团队是想着怎么样利用区块链的技术把出行数据收集的这件事情落地,从商业模式到技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设计和思考,实打实地做事。这跟我本身的价值观比较一致,于是all in进TFchain中来。进区块链,更多的是寻找一个新的领域,能够帮助一些人,做有价值的事情。想要获得这种成就感,不仅仅是钱的原因。”

2

TFchain很穷,但人心很合

TFchain项目很穷。不私募、不爱西欧,还用将近7个月的时间去敲代码、去扣金融模型、商业模型、技术模型的细节。直到测试没有问题,上线第一版挖矿APP。整个前期投入,烧的是TFchain的创始人莫小翼和潘芳琳等核心团队成员自己的钱。潘芳琳说,“你会发现真的很少有花了这么久的时间,不挣钱,先做事的区块链项目团队。”

而这么做背后的考虑是,“区块链项目的Token机制,一旦定了,你再改就只能分叉。分叉伤的一定是原来用户的利益,所以就很麻烦。我们是想做一个健康的项目,真的想让这个项目持久地去给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回报,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收获的是整个社群中对TFchain很有感情的人。”

TFchain第一版APP上线至今,刚四个多月,在没有正式推广的前提下,累积起30万的全球用户。这批原始用户大部分来自于创始人莫小翼的另一个线下项目——给中长途的物流公司提供车载的智能管理系统。“有一次在跑市场中,去了解这些用户真实的痛点的时候,大货车司机说如果一条道路突然封路,换另一条路走,可能一千块的油费就没了,司机告诉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他一个礼拜都不敢吃肉。”

潘芳琳说,“这些货车司机的辛苦,是我们决定做这件事情的一个出发点,如何更好地帮到真的触动过我们的这些人,就这么简单。”

而围绕这个发心建立起来的社群生态,也充满了自发的热情和正能量。“湖南有个退休的老局长自费帮我们重新粉刷了一栋楼,作为TFchain的湖南服务中心;还有很多社群的人写两三千字心得,去指出我们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真的做到了全社群作业。TFchain项目本身很“穷”,但人心很合,这是我们觉得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3

TFchain搭建的出行数据生态王国

出行数据的规模有多大呢?潘芳琳举了几个数据。“全球有14亿辆的机动车辆,每年以差不多8000到9000万辆的数量递增,这是一个基本数据。第二个,路面基本信息的数据。第三,高清地图数据。第四,所有出行相关的一些数据。甚至包括人在车内的一些行为数据全部都会收集。单独一个地图的市场都已经是几十万亿美金的市场,更不用说其他。目前大家都在想做这些事情,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机制,真的让大家快速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TFchain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良性的机制让大家快速地贡献数据。”

而TFchain主要解决的行业痛点,“第一也是最大的一个痛点是打破了中心化出行数据的垄断,解决了效率问题。第二个是技术上的一些创新,这个创新不是技术本身有多新,而是将摄像头采集运用到数据采集上的思路是非常的新。”

从效率上讲,潘芳琳将TFchain同传统的中心化企业做了对比。“以滴滴为例,它只能在城市内部做数据收集,至于跨城市的数据收集就会相对比较弱。这是因为中长途路线的话,它没有那么多司机量,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所有的这些所谓的全球化的公司,只要它是中心的,在进入区域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瓶颈和壁垒。所以,中心化的企业不是数据的问题,而是业务模式的问题。因为要负担资本市场的压力,就不太可能花大量的钱去铺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情。等于它原本的优势实际上成为了负担。中心化的企业真正的负担是它是架构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是中心化的,这造成企业比较难去拓展新的领域。所以我们做的事情中心化企业一定都能做,但是它们不太能像我们一样,可以真的拿Token权益去反馈给用户,跟用户讲这一个Token代表了多少数据使用量。这个数据如果将来去变现,你可以拿到多少收益。这是TFchain改变出行数据收集生态中最大的一个不同点。”

技术上,“目前高清地图、无人驾驶等领域用的是激光雷达的方式在收集数据,成本非常贵,TFchain在收集数据上是全部使用摄像头收集,包括手机的APP、硬件矿机等都是使用camera。我们核算了一下,达到同样是数据收集效果,我们的成本基本上是激光雷达的30~40%。并且现在我们的数据量已经足够大,建了高精度地图模型出来。

潘芳琳总结了目前TFchain项目进度:

1、数据采集落地, 超过30万全球开车用户,贡献出行数据;日挖矿用户数超过3万;周挖矿用户数超过6万,17年7月项目kick off,18年1月1.0版本app上线。

2、数据应用落地,为东软集团提供路况实时数据,已经开始对接使用中,用于帮助东软优化自动驾驶模型。

3、生态应用落地,生态上已经有汽车金融、停车、汽修等应用开始落地开发中。

4、数据建模,我们回传的数据,已经搭建了高精度地图模型出来。TFchain还会陆续做其他出行数据模型的搭建。

5、作为一条独立主链,公链,主网已经部署完成,生态钱包也搭建完成。

4

TFchain在做4件事,服务3类人

作为一条公链,TFchain在做4件事:1、通过收集全球出行数据,为车主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数据采集方式与变现方式;2、通过全球出行数据的收集,实现多种出行数据相关模型的搭建,例如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等;3、为企业提供更高效、实时的数据;4、为应用开发者提供出行数据、与之匹配的数据模型、以及开发平台和工具,更好的帮助开发者开发出行领域相关的应用。

真正服务的是三类人,第一类是TFchain的数据贡献用户,通过数据贡献可以获得两个收益,一个收益是TF本身的投资价值,Token已经上线了。第二个收益是TF token在TF生态中的使用价值,可以在生态中流通。“举个例子,像有一些加油站,我们会回传用户数据给他,通过这个数据可以让加油站知道哪些用户可以在它这里提高加油频次,需要用TF去购买这些数据,这个时候用户就可以拿着TF去加油。”

第二类用户是所有中心化企业。“现在市面上缺少大量的、有效的高精准度的数据,确切地说,做这种数据的人是很多,但真的提供到得到TF这样程度的很少。所以我们也会向中心化企业提供这些实时的非常优质的真实数据。我们只做基础数据的采集,不做分析,它们可以分析这些数据,从而获得高价值的结论。”

第三类用户是基于TFchain生态的应用开发者,他们可以基于我们的数据去做各种各样出行相关的应用开发。

5

Diss竞争对手,数据有效性是王道

潘芳琳说,2018年1月初,TFchain还是零竞争对手。现在有一些看上去很相似,却有很大不同的项目。不同在于,“第一,这些数据收集项目还停留在idea阶段,技术部分、产品部分还没有落地。我们的模式已经完全成熟落地。第二,这些项目都有私募和爱西欧,但是我们没有,同样,我们有向心力十足的社群,他们没有。第三,也是最大的区别是Token的挖矿和分配机制。”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潘芳琳提到数据挖矿项目的核心设计原则看两点:

1、矿量和占比,是否满足持续获得优质数据的需要。

举个例子,我知道一个开车挖矿项目,只有20%token用于挖矿,80%顾问、团队、社群、营销等消耗,总量18亿枚,20%是3.6亿枚,全球机动车总量14亿量,该项目说要做全球挖矿项目,假设一天产一枚token/车,那么他的token量都不足以支撑全球车辆单天的数据需求,那如何产生持续的数据呢?

2、“挖矿”的过程一定是代码程序下的挖矿,而不是人为的。

举个例子,有个汽车后市场的项目,希望汽修等方面上链,维修工人每维修一台车,做得各种操作,人为输入上链挖矿,每个维修工输入的数据越多,矿量越多,很容易造成人为作弊。数据价值难保证。

至于,TFchain的机制设计则是全球挖矿,2640亿枚,根据全球200多个国家的机动车总量及增量、人口总量及增速、GDP总量及增速来分配。有几个重点:

Token分配:1)91%的Token量,用于全球挖矿;2)3.7%核心团队锁量,第3年开始释放;3)3.7%社群发展奖励,100年的发展奖励,公开每一笔花费。4)推广营销1.6%。5)每年挖出剩余总量的20% 。

这个分配机制确保两个事:一是Token的价值和数据价值最大化的绑定在一起;将利益最大化的返回“矿工”;二是确保有价值的数据能持续产出。一旦挖不出Token,会严重影响数据产出的效率。所以在token的产量和分配上,是一个严谨的金融模型。实际上是想要让每个人去贡献有效的数据。

每一天矿量的天花板,其实是

数据有效性的天花板。对此,潘芳琳及TFchain团队设计得非常细致。“区块链项目其实是金融模型、商业模型、技术模型严格捆绑在一起,所谓的捆绑是用技术实现Token分配,全部都是绑在技术代码里的,非人为能够改变的。所以当违背以上设计原则的挖矿项目出来的时候,它又在拿大量的钱去做了私募,就可想而知它是一个资本的游戏。出矿量会非常少,真正落实的出行数据很少。所以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6

现阶段是好项目的绝佳机会

在潘芳琳看来,区块链目前的现状给她的感触是:无序。“一个无序是目前的区块链行业没有太多的规则,所以大家没有标准和规则去评判什么东西是好什么东西是不好;第二个是人的无序。区块链的这一大波的趋势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进场,这确实给了不同水平的人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有些人能够去给行业贡献东西,但有些人也许他还没有能力去在这个行业里面贡献东西,但是从大众视角来看,其实看不出区别,所以目前人和事儿都处在无序状态,这是跟传统行业最大的不一样。”

针对二级市场的泡沫,潘芳琳非常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经的过程。泡沫之后会产生很多“尸体”。这些“尸体”也是行业发展的养料,跟整个自然规律是一样的。很多项目进场,可能很多人都没想清楚,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贡献的所有东西也都是这个行业的养料,面对一个巨大机会的时候,就会面临巨大的投机。只是说在其中的我们,到底是选择用怎么样的一种方法在做项目。就TFchain团队来说,我们是希望有尊严地赚钱,站着把钱挣了。如果想成为一家百年企业,或者说仅仅个人,我希望20年后,没有人用手指戳我的脊梁骨。要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做有良心的项目是唯一的选择。”

7

同区块链相伴生的是Token经济,而非数字货币

潘芳琳告诉耳朵财经,在她越来越了解区块链之后,发现数字货币只是基于区块链产生的一种应用,真正同区块链技术并生的是Token,这是连接每一个block之间的通证权益证明。基于这个原因,TFchain将原先TFcoin的名称正式更换,不私募、不爱西欧,努力做到在中国市场的合规合法。

“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在整个出行领域, 中国的机动车增量、人口增量、GDP增量不容忽视。所以,当全球的出行产业被推到了一个新的位置,这个位置不一定有多高的高度,但,是由一群中国人在背后推动的,这个是我们的愿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