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的「黑」與「逃」

朋友圈裡的“黑”與“逃”

有個性格古怪的人宣稱他永遠也不會用微信,理由是怕朋友圈裡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我不知道這樣的決絕者有多少,只知道有些人會時不時清理微信裡的好友。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人有勇氣和毅力拒不接受別人要求加為好友的邀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拒絕你所認識的人,總有些惴惴不安。

當然,也有更為“機靈”的辦法,不拒絕別人的邀請,卻給對方設置權限。同學聚會時聊天,李小白就發現自己被人“黑”了。不是真正的拉黑,只是他看不到對方的朋友圈。當大家聊到班花,說她最近正在旅行,一路曬照之時,李小白不合時宜地問:“你們從哪兒看到的?”有人壞笑著看了他一眼:“你的朋友圈裡居然沒有你的‘女神’?”“有啊,可我沒看到啊!”話一出口,李小白就後悔了。

你是我的“好友”,但你看不到,也進入不了我的朋友圈;我可以和你聊天,說我想說的話,但我以“設限”的方式,屏蔽了更多信息。相比於果斷“拉黑”,這是一種留有餘地的客氣拒絕。

據說,朋友圈裡,遭遇屏蔽最多的是兩類人:老師和父母。除非你在朋友圈裡只談學習,不然,偶爾的那些小牢騷、小心思、小動作、小謊言——比如逃課看電影、考前看球賽之類,豈不都暴露了?想要保留一點兒隱私,只能將他們“請”出朋友圈。父母就更不必多說了。上一代人藏日記、藏小字條、藏情書的遊戲,如今演變成朋友圈裡的“躲貓貓”。

可能在任何“群”裡,都有你不喜歡或者想回避的人。最為激烈的表達不認同的方式,是退群。但退出需要勇氣。

因為退出有時候會變成一種心理遊戲,以展示人緣乃至人品的好壞。你退群了,沒人拉你回來,你的人緣是不是太差?別人不停地拉你回來,你一直拒絕,是不是人品有問題?

很多人會採取“沉默”的退出方式。不是真的退群,而是在一個群裡,形同不存在。留有一點兒興趣的,可以繼續圍觀;完全沒有興趣的,看都不會看。

微信上的逃離方式——決絕退出還是沉默不語,微信上的言說方式——咄咄逼人還是點到為止,展示著一個人的個性。儘管在朋友圈裡,我們都有所隱藏和遮掩,可一不小心,就將真性情暴露了。

科技讓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自由,也讓我們越來越不自由。在不斷被清理的朋友圈中,有時候,拒絕是一種美好,無視是最深刻的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