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家鄉農業的出路在哪裡?

我的家鄉隴東,地處黃河中下游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塬梁峁相間,溝谷河川交錯,雖然大陸性氣候和複雜的地形使得隴東的農業生產不得不靠天吃飯,但是依靠著充足的農業勞動力以及精耕細作,早些年曾被美譽為“隴東糧倉”。

年前幾天,我和父親回老家上墳。站在山頭,記憶中的鄉村又若隱若現地呈現在腦海裡。不同的是,村子裡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白牆紅瓦在陽光下亮得發光,土窯洞失去了蹤影;一些家庭的院子裡,還停放著私家車。遠處一座座小山上,黃土地沿著山坡一路從山腳延伸到山頂,不少坡地已經被改造成了錯落有致的梯形田。我以為梯田種地更方便,但父親告訴我,大部分的地已經沒人種了。“不僅是梯形田,山坡上的黃土地十有八九都沒人種了”。

父親如是說,我十分震驚。要知道,十年前我上小學時,村裡幾乎沒有閒置的土地,很多地少的村民還經常要央求地多的村民包地給自己。短短几年時間,曾經“還算金貴”的土地卻無人問津。現在仍然在耕種的土地,只有沿河平川的條塊地,整個村子的條塊地加起來不過百餘畝,人均不到十畝地。而在十年前,人均耕地超過20畝。

父親還告訴我,現在村子裡種地的都是些“半老漢子”(中老年人),家鄉的年輕人大都外出。一方面農業勞動力減少了,另一方面留在村裡的勞動力年紀也大了,種不了那麼多的地,山地不好打理只好撂荒。

我和父親細緻地計算了村裡的務農情況:我們村只有約50戶家庭,總人口約250人,其中有10戶家庭已經不種地了。剩下的40戶家庭中,有大約10戶只有一兩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平時也不種地,靠著養老保險和低保金度日,其餘30戶家庭中,大多數整年在外務工,有少數人會在春種秋收之際回家打理農田。算下來,真正的務農勞動力不超過60人,而且很大一部分處於半工半耕狀態。

農民為什麼不種地?第一,種地收入有限,無法滿足生活需要。在我們村,平均每家擁有土地七八十畝,然而一戶家庭一年的農業收入也不過2~3萬元,最多的也不超過5萬元。而為了耕種這些土地,需要動用家庭中所有的勞動力。在物價不斷上漲,彩禮飆升,教育支出大量增加的當下,很難依靠農業收入來養活一家人。

第二,對於農民來說,務工是比務農更好的賺錢選擇。在大多數情況下,務工的收入要高於務農。即便在農閒時打零工,一年也有2~3萬元的收入;外出務工一人一年收入3~5萬元萬基本不成問題。如果家裡有兩個勞動力,一年的收入就可以達到6~10萬元,這遠高於種地的收入。我的一個堂叔,以前是村裡的困難戶,一家人擠在一間窯洞裡,後來拖家帶口外出務工,沒幾年時間就成功逆襲,成了村裡的有錢人。很多農民積攢大半輩子,卻不及打工者幾年的收入。在這樣強烈的反差之下,越來越多的村民走出村莊到外面打工。

第三,教育的影響。在農業勞動力外流、從業後備勞動力短缺這一問題上,教育的作用顯然被低估了,尤其是在教育如此普及的今天。教育一定程度上吸納了後備勞動力。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進入了高中、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意味著他們可以獲得專業技能而得以在外謀生。

農業之於農民,歷來都是保障性手段,從未失去其基礎性地位。但是社會的轉型為農民創造了跨區域流動的可能性和條件。這不是因為農業衰敗了,而是農業在與第二、第三產業的競爭中,失去了吸引力,因而農村勞動力選擇流向非農領域。農村勞動力,尤其是後備勞動力跨區域流動,造成農業勞動力不斷減少,尤其是代際斷層。因此,農業面臨的大問題,不是技術的問題,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現在還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年齡大多高於四十歲,假如他們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直至60歲,那20年後誰來種地?

那麼,農業的出路在哪裡?我以為,在於集中化生產和發展特色農業。集中化的生產便於進行大機械生產,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新農業,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絕對收益,留住農村現有勞動力,甚至吸引外出勞動力迴流。勞動力的迴流,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問題的解決,也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為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