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人脈無用,是你不懂這些「潛規則」

你認為人脈無用,是你不懂這些“潛規則”

文:劍聖喵大師

01

前段時間曾經風靡一時的“人脈至上論”銷聲匿跡後,最近“人脈無用論”又開始塵囂日上。

某“國學”公眾號,幾百萬閱讀量的文章開始大罵情商害人,無用社交浪費了當代人的寶貴時間,鼓吹“別去經營無聊的人際關係,當你有了實力後,所有的大佬都是你的朋友,都會向你低頭”。

我想說,人脈是有用的,所謂“施比授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本就是國學經典。

當代助人行為日漸減少的最大原因就在於:求助者的求助態度和交流方式,不能讓施助者感到快樂。於是他們把得不到幫助的原因賴給別人,認為別人“寡情薄意”,之後定義這樣的交往是“無用”的,簡直浪費時間。

我希望這樣的人能堅信“社交無用論”,因為我不願成為他的人脈,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我有我自己的情感。我無法像一個冷冰冰的工具一樣,被他使用的稱心如意。

另外,一個人願不願意和你成為朋友,他受多種因素制約,不完全取決於你的個人價值。

鼓吹“實力決定人脈”的人,肯定從來沒擁有過實力,否則他一定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其次,如果一個人的個人修養跟不上他的實力,那他過高的自信只會進一步摧毀他的人際關係。

其實,大佬是願意幫助我們的。前提是我們能找準機會,利用自己的高情商,不要讓人為難。他的舉手之勞,也許對你而言意義非凡。

前年我在邊疆貧困山區支教時,有一天刷微博看到了這麼一個ID: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

你認為人脈無用,是你不懂這些“潛規則”

我很好奇,馬雲不是阿里巴巴主席嗎?什麼時候成鄉村教師代言人了,於是我點進去一看,原來馬雲在搞一個陝甘寧雲貴川鄉村教師的鼓勵計劃,活動將評選100位優秀鄉村教師,給與相當數量的經濟扶持。

我告訴了我支教山村的領導和老師,可惜沒人知道這件事,老師們對網絡不是很瞭解,不知道該怎麼做。

於是,我想起了平日裡忙裡忙外的李老師,她本來是城市人,跟著老公來到山區後,擔任鄉村教師二十多年,村裡都公認她是奉獻最大的人。

我趕忙幫李老師填寫了材料,還用英文寫了一封信給馬雲,介紹了當地的情況,隨後通過昆明報社的朋友,把材料報到了馬雲鄉村教師基金會。

過了一段時間,李老師成功評上,李老師見到馬雲時,馬雲還對她說:你的英文信寫得好有感染力。

大家都為李老師感到高興時,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總是問我:“我是怎麼認識馬雲的,我到底用什麼方法打動了他?”

我哭笑不得,我沒有馬雲的強大,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像他一樣,為這個照顧了我一年多的地方多做點事。

不單馬雲,劉強東最近的名片也變成“村長了”,他竟然擔任起了平石頭村的村長,並定了一個小目標,五年內要讓該村子的全村家庭平均收入提高十倍,不是用捐贈的方式,而是用產業的方式。

你認為人脈無用,是你不懂這些“潛規則”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幫助都是在明智原則下的利益交換,從康德的絕對命令觀點來看,提供對別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我們對他人負有的一種責任。

這不是一種能被情緒渲染的偶然行為,而是為了構建一個心理共同體的必然行為,而這種潛在的共同體聯盟能幫助成員抵抗潛在的危險。

馬雲熱衷當“鄉村教師”,他無數次在演講中說過,當老師是他最快樂的時候。接著是劉強東扶貧,他也毫不掩飾地說,村長是他兒時的夢想。

所以,馬雲和劉強東的自發助人行為,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高興,更在試圖把自己拉進一種群體中,這個群體讓他們感到安全,這種安全感來自他們過去的經歷。

遺憾地是,當代人在人際交往,更考慮人脈“有沒有用?”,這使得他們的要求過於露骨和直接,這往往會讓被求助者感受到危險。

02

江師兄就是一個求助的高手,在我們圈子裡,他是一個人緣很棒的人。某天江師兄打電話給我,客套了幾句話後,開始了他的求助。

“老弟啊,我這裡有個事情要麻煩你一下!”

說實話,我聽見這種話,內心是會緊張的。當年大學畢業時,江師兄曾經為了幫助我進他們單位,給領導打過報告申請招人,不過我後來選擇了讀研,但內心總覺得對他有所虧欠。

江師兄這個時間請求我幫助,那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我大概擔憂了一秒,立刻平靜地回覆他:“師兄,別客氣,你說!”

“我有個姐姐家的兒子,今年要考研報了你的導師,初試已經過了,成績不佔優勢.......”

聽到這裡我就明白了,我導師是一個熱門導師,每年報名人數都多,師兄多半是找我要導師的聯繫方式,甚至需要我去找導師美言幾句。

這種電話我接過不少,實際上讓我很為難。因為我導師很討厭走關係,為了保證公正,他在複試之前不見學生的。

雖然這很尷尬,但我還是想跟江師兄說明情況,剛打好了拒絕的腹稿,結果江師兄接下來的話沒按我的劇本走。

“他對此很重視,想報一個XX考研的補習班。想問問你,XX考研的補習班靠不靠譜啊?你有更好的推薦嗎?”

哎呀,就給個建議嘛,有啥為難的!我當即幫江師兄分析了考研補習班的利弊。

可是說了很多,感覺又對不住當年江師兄幫我的恩情,我就又講了一些,包括我導師對學生的偏好,他的研究方向和知識專精,甚至我導師最喜歡問啥問題都告訴他了。

突然,我意識到自己說多了,感覺自己無形中降低了底線,就好像有一種想法——我都做了這麼多了,就送佛送到西吧!

我立即明白,這就是江師兄高情商的地方。雖然他有恩於我,可是他對我提出要求的口子是很小的,就算我只提供了一些建議,我也沒有拒絕他的要求,我們兩的關係也不會得到破壞。

心理學家Sober和Wilson對於利他提出了自激勵效應,自激勵效應的存在指出了利他者在適應性方面獲得提升的一種新的途徑:在危機情境下, 雖然利他在客觀上消耗了行為者的物質資源,降低了利他者的外部效用,但利他行為能夠為利他者帶來內部效用的增益,那麼個體的助人行為便會增加。

也就是說,當我給與江師兄關於考研建議時,我似乎梳理了畢業五年來,我對導師和專業的理解發生了變化,因而獲得了成長。他不斷暗示我,我已經不是當年畢業可憐兮兮要他幫忙找工作的鼻涕師弟,而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專家了。

Dawkins也認為,當我們的利他行為充分能夠彰顯自己在群體中的優勢時,利他行為便會得到強化。

你認為人脈無用,是你不懂這些“潛規則”

03

經常有公眾號和個人會申請來轉載我的文章,但有一部分人我是不理的,他們也許不明白原因,他們的請求向來是這樣的。

微課直播間裡,大部分同學看不出這個請求有什麼問題。

有人說,是沒談錢嗎?不是,我的轉載不要錢!

有人說,是不夠禮貌客氣嗎?不是,我沒有那麼大牌。

那原因是什麼呢?我把成熟編輯的請求信息,發來給大家看看。

“您好,劍聖喵大師,我是XX公眾號的運營XX,希望轉載您《XXXX》一文,我們平臺粉絲XX,頭條閱讀XX,會按照轉載需求標明出處,保證文章不會用於商業用途,我們的公眾號ID是XXXX。”

現在你明白了吧,我之所以不理前者,是因為他們的信息太過簡單。首先,我需要浪費很多時間一個個問題向他們詢問。其次,他們這種不成熟,會讓我極大懷疑文章有濫用的可能。

還有些讀者的大段文字,我可能很難幫助他們,他們經常發一大段話,然後接這樣的問題。

“老師,你說我到底該怎麼辦?”

“老師,我到底要不要離婚?”

“老師,我是不是該立馬辭職離開這個操蛋的單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網絡求助一旦有責任轉移的語氣,對方會施加幫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我是很想告訴這些讀者,我不能幫你做決定。一方面,我不瞭解你的具體情況,你描述給我的事實存在加工的可能,我輕易給你建議,出現災難後果我負不了責。另外一方面,我隨意插手你的生活,這會阻礙你自我成長的能力。

我喜歡那種讓我做選擇題的讀者,因為這個選擇是他自己做的,我喜歡這種為自己負責的態度。

你認為人脈無用,是你不懂這些“潛規則”

04

我就是不願意像某些人一樣,為了所謂的人脈刻意的去交朋友,又為了某些“有用社交”放棄朋友,帶著虛偽的面具和傷害自我的笑容活著,最後用這些人脈去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

當然,他們達不到目的,因為對每個人都熱情,就意味著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分量都不重。

所謂得道者多助,把別人裝在心裡,別人自然會來幫你。

那要想獲得有用的人脈,你就要牢記以下“潛規則”

(1)所有的幫助,都是為了和對方拉進心理距離,盛氣凌人和道德綁架式求助,只會讓人生厭。

(2)請求中要考慮對方的立場,對方有拒絕你的權利,建立一個安全舒適的交流環境。

(3)求助不要浪費對方時間,小事寧願花費金錢,也不要消耗朋友的時間。

(4)人際關係中,沒誰喜歡被別人單方面消耗。想要認識厲害的人,不只有必須成為厲害的人一條路。你可以給厲害的人展示,你有某種方面的潛力。也可以讓厲害的人覺得,他對你的幫助,可以讓他變得更厲害。

這個世界上有一半的問題和麻煩來自:請求別人請求地過多,考慮別人考慮地太少。答應別人答應地太早,而拒絕別人又拒絕得太晚。


參考文獻:

胡天翊.(2013).義不容辭還是情有可原:危機情境中的道德判斷(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大學.

姜麗萍, 姚嵐,王玉玲,王一婷,金偉瓊.(2008).桑美臺風災害對倖存者心理影響的定性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2,929–933.

李建會.(2009).自然選擇的單位:個體、群體還是基因.科學文化評論,6(6),19–29.

李靖宇.(2014).低自我控制狀態增加危機情景中的利他行為(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大學.

Darwin,C.R.(1871).Thedescent of man,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London: John Murray.

Dawkins,R.(2006).The selfish gene (30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dakar,O.T.,& Wilson,D.S.(2011). Eight criticisms not to make about group selection. Evolution, 65, 1523–1526.

--------------------------------------

劍聖喵大師:高校心理學教師,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青年學術帶頭人,省心理指導委員會理事,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

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