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刀,其實揮向的是熊家長!

熊孩子的刀,其實揮向的是熊家長!

文:劍聖喵大師

01

社會用鄙夷給形形色色的熊孩子投了票,熊孩子用腳給自己的父母投了票。

益陽殺師案的消息一出,一片惋惜一片罵聲,能理解。

聲討教育體制的弊端者有之,質疑學校管理缺陷者有之,憤怒唯分是取的高考制度者有之,反思孩子心理扭曲不健康者有之,都有理。

江歌遇害,留下了一個被全民聲討的劉鑫,還有一個聲稱刀是江歌的陳世峰,還有一雙至今網絡上一點消息都沒,絕不聯繫江歌媽媽的神秘兇手父母,到是新浪熱搜消息拼命地撤、拼命地刪。

熊孩子的刀,其實揮向的是熊家長!

對於中國父母來說,有什麼比望子成龍夢想不期破滅更痛苦的事情呢?所以,這些家長的父母此刻應該很痛苦。對此,我同情。

然而我仍然想說,孩子舉起的刀,其實刺向的是所有的熊家長!

你們以為生下了他們給了他們生命從此就有權決定、支配、干預他們的一切嗎?

你們以為給了他們錦衣玉食、力所能及地給予他們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讓他們住上了豪宅、上了名校就是對得起他們了嗎?

你們認為按照自己的設計為他們鋪就一條無需太多擔憂的人生道路就是盡了自己做父母的職責嗎?

難道孩子不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嗎,難道孩子除了學習就再沒有其他的生活內容了嗎,難道你們眼裡除了所謂的前途就再沒有其他了嗎?

你們確實可以出錢送他們出國,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給過他們足夠的擔當和勇氣,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嗎?

02

當扭曲的教育體制讓孩子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被投進一個不快樂的筐,當沉重的學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心理幾乎瀕於崩潰的時候,你們是自覺不自覺地當了教育體制、學校、老師的幫兇,還是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讓他無需緊張焦慮,怎麼都行?

孩子可曾把你們當做朋友,傾訴自己的心事?你們可曾聽到孩子的心聲、看到他壓力盡釋之後的那種無憂無慮笑容?

不!你們看到了他緊繃的臉,看到了她的疲憊和冷漠,感覺到了他似乎有不小的壓力,但你們把一切都歸因於學習,於是小心翼翼陪著笑臉、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影響他學習、比僕人服侍主子還周到地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唯獨沒有想過也走不進他的內心。

你們不知道那個心靈世界陽光滿屋還是陰冷黑暗;你們不瞭解他心中有前進的道路還是一片迷惘;你們判斷不出他和自己親密無間還是距離重重……

你們可知道他何時買的刀,可知道他為何把刀揣在了身上,可知道他想把刀揮向誰?

你們知道如果一個人只能挑五十斤非要讓他挑一百斤肯定會壓垮他的身體,但你們可又知道如果一顆心靈只能承受三十斤的壓力偏要他承受六十斤會是什麼結果?

你們用各種名人名言來激勵他,你們變著法子給他打氣;你們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熊孩子,你們鼓勵他出人頭地,因為那也是你們的願望;一聲“學霸”似乎就補償了你們所有的辛苦和付出,但那又有多大的意義?

你們似乎從未想過這種可能:即使孩子僥倖沒有成為熊孩子,但家長卻成為了熊家長!

那些比拼自己的各種條件只是為了在所謂的“家長委員會”裡謀個位置從而更好和學校與老師套近乎的家長難道不是熊家長嗎?一個自己的三觀和人格就有問題的家長,怎麼可以奢望他們能培養三觀端正、志向遠大、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

那些從來不願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改變、眼裡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有生活的雞零狗碎的家長,難道不是熊家長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方向、需要同行者、需要無聲的力量,你們能夠給予他們、曾經給予過他們嗎?

你們知道學習對孩子很重要,你們知道輸在賽場上比輸在起跑線上更慘,沒錯。

但你們卻因此而走進了一個死衚衕,把學習看得比孩子的成長和快樂更重要;你們以為那張靚麗的成績通知單就是孩子的成長合格證,不知道、不接受成長是一個更豐富的概念,它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和可能,也意味著不一樣的陪伴和關愛的方式!

但你們沒有,你們以為按自己的思路去做不會有問題,你們以為物質的補償可以代替一切,你們重視了孩子的學習卻忽視了他們的心靈和人格!

於是,陳世峰出現了,藥家鑫出現了,“我爸是李剛”出現了,劉鑫出現了……一個個罹患巨嬰症的高智商低情商的學霸出現了!

別以為問題都出在孩子身上,人的成長,環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你們,也是環境的一部分!

你們用自己的混沌和毫無理想,讓孩子心生厭倦,急欲逃離,卻因此可能慌不擇路;你們用套著溫柔外衣的累贅壓力,讓孩子只想擺脫,卻先就因了盲目的叛逆而乖張了性格;你們自以為給孩子指明瞭一條人生坦途,卻忽略了孩子有可能心不在焉、毫無動力、越走越偏離初衷……

你們不認為孩子可能會得病;憂鬱、自私、自我中心、情感冷漠、人際關係認知錯位……那種心理的疾患一旦染上和發作,輕則意志消沉、抑鬱難耐,重則可能傷人害己。但你們從來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孩子也可能會出現那樣的情況。

你們更不可能承認自己有病;庸俗無聊、焦慮狂躁、不理性、情緒化……

在你們眼裡,錯的永遠只會是別人不可能是自己。自己已經那麼努力那麼成功那麼優秀,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有病?

“熊家長?”說笑!那是別人,怎麼可能是我呢?

“我”拳拳之心日月可鑑;“我”辛勤付出任勞任怨;“我”起早摸黑不計報酬;“我”一門心思都為孩子;“我”有頭有臉有自己的影響和地位……“我”怎麼可能是熊家長?

傷心嘞,委屈嘞!

然而,一個事實無法否認: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或一雙幫助他成為了熊孩子的熊家長!

熊孩子的刀,其實揮向的是熊家長!

03

一個敢於揮刀刺向老師的學生,一個敢連捅女生十刀的學生,即使曾經是所謂的學霸,那喪心病狂的舉動,不證明了他同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嗎?

而這樣一個特殊樣本類型的熊孩子家長,難道不是像其他熊孩子的家長一樣,有著這樣那樣需要反思的地方嗎?

對於每一個有著正處於成長過程之中的兒女的家長來說,自己同樣需要學習,但很多家長顯然忽略了這一點。

這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任何經驗都不具備普適照搬的意義,只有學習才能適應,只有適應才能生存。在封閉的環境裡培養不出能夠成就大事的人才,任何人都必須到社會的大泳池裡去游泳,除了學習還必須學會生活的技能。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也充斥著各種壓力的新時代,只有具備健全的心理,能夠迎接各種挑戰,才有可能讓人生的帆船不懼紅海的競爭,尋找得到廣闊的藍海。

那個承受不住巨大心理壓力的孩子以近乎於瘋狂的方式崩潰自毀了,這當然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事情;但其他的父母如果只是把關注點停留在同情和嘆息上,那麼,誰又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不會在另一個突發的事件裡成為熊孩子呢?

你得首先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同樣擁有強大心靈的孩子!你自己的內心得充滿陽光,才能期待孩子的心靈也一樣燦爛!

-----------------------

劍聖喵大師:高校心理學教師,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青年學術帶頭人,省心理指導委員會理事,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

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