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成家,怎麼立業?

你不成家,怎麼立業?

“發啊,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難道是在憋大招嗎?”

“腦子裡想過的東西很多,卻沒能變成有效的句子。”

“她也開始擔心自己考不上高中了”

你不成家,怎麼立業?

今天見到我姑,雖然同是住在城裡,可是兩個月一次的見面頻率,也許也不算高,見面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中國傳統女性該有的關心:

“最近工作怎樣,工資現在怎樣了?”

“談女朋友了沒有,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呢?”

“看你最近好像瘦了呢,是不是工作壓力大?”

……

我也自是兵來將擋,對這些套路也早已瞭若指掌,三招兩式便可化解。

緊接著,便是中國傳統女性的傳統套路二,見面後的關心,和關心後的傾訴。

關於祖傳的“三姑六婆”的說法,就是形容中年女性的愛訴說,愛打聽,然後將聽到的和想到的編導成自己想要的故事。

但是,為什麼這些事情都是從三姑六婆嘴裡得知呢?

“都是一家人,這些話我不找你說,難道逮街上一個人說去?”

久而久之,也慢慢給中年女性扣上了再也摘不下的帽子。

“你表妹成績一直不好,我都憂死了,不知道她以後能考上什麼學校,以後該學點什麼好,學點什麼才能找到像樣點的工作啊,可是現在這樣子,連高中能不能考上都不知道。”

以後能考上什麼學校得以後才知道啊,不過只要她願意上學,就算上一個不怎麼地的學校,也還是比在外面浪來的好,年紀那麼小,學點東西還是挺重要的。

“聽別人說學電腦程序挺好的,前途好,是不是?”

什麼行業都有人做的好,以後什麼行也熱門現在也說不準呢。而你說的電腦程序,是個很燒腦的東西,難度很高很辛苦,很少女生做這行,如果她現在連高中都考不上,那也不可能跟這類工作沾邊。哎你不用急啦,她現在不是都還沒上高中嘛。

“她過兩天就中考了呢”

你不成家,怎麼立業?

這麼快啊,原來已經長這麼大了呢,想想我畢業原來也兩年了。

“你說,她要是考不上高中,去上中職也可以吧,聽說現在中職也有很多去她們那招生的,中職的老師很多都說學點專業技能挺好,以後好找工作,學習難度也不高,可是又有很多人說中職這邊有時候上課有時候不用上課的。”

中職那邊的老師,肯定得把自己的學校捧上天啊,不然沒人去上學,學校還怎麼辦下去,畢竟大家都還要掙錢吃飯呢。

而中職的情況,確實不太好,因為很多選擇上了中職的都是考不上高中的,而考不上高中的,不外乎就是學不了和不想學的,學不了的人你沒辦法,不想學的不是懶就是小混混的,學員質量就已經堪憂,中職裡的老師再認真,也不一定能有多好效果。

不過,孩子只要有上學的心,就讓她去。

中職和高中的區別,大專和大學的區別,不僅在於教育質量的不同,更不同的是環境的影響,結交了什麼樣的朋友,塑造了什麼樣的思想。

在一個相對不好的環境,一個年紀尚輕的孩子,極易受到負面的影響,即使你有意進取,可是人性本是懶惰好惡,彎曲的性子若想掰正,也是費了九牛之力,力過了時候,卻還擔心掰了過。

“你不成家,怎麼立業啊?”

這兩天,大學微信群裡異常的熱鬧,如果在於特別的節日,也許還能因為群裡在搶紅包,可就在這平凡的六月天,要說能冠上節日之名的,也是幾日後的夏至,這個本不太出名的節日,受到一群愛狗人士的追捧後,成了聞名天下的狗肉節,所有說,有時候啊,好心的人,很多都在辦壞事。

再說群裡熱鬧的原因,既然不是節日,我能想到的,也只有某某同學現在做了什麼行業,代理什麼業務,推銷了什麼產品,在群裡發一發,讓大家看一看,有興趣的就轉一轉,大家賀一賀,難不成有某個同學有了和派大神一樣的興趣,寫點什麼,大家分享一下。

“我跟你說啊,那個**同學,現在老是給我發***”

“是嗎,他給你發了那個啊,也給我發了呢。”

“哎喲,真沒想到是這樣的人呢。”

“對啊,以前在學校看著還沒什麼異常的呢。”

……

如果換了一個場合,在小區裡的石板凳上,或者棋牌室裡,大家會是什麼身份。

“說起來,我也蠻想念在學校的時光的呢。”

來自一個潛水多時的同學,在校園裡負責調皮搗蛋的學渣,多麼清流的一句對白,馬上讓群裡的喧鬧就停住了,這一句話也勾起了我的表達欲,“是啊,我也常常會夢到大學裡的日常。”,然後群裡,又回覆了死一般的沉靜。

我上高中那會,就體會了跟那些舊識從此產生了區別。

逢年過節都會回到鄉下,而那一次成年後的回鄉,感覺終於有了不同,也許是這次的差異來的比較大,十八歲的時候,發現兒時一起玩的朋友,幾乎沒有還待在校園內的了,大多都沒有捱過九年義務教育,這裡的“捱過”,也許真的是比較恰當的用詞。

我是從小學就到了城區上學,這時就驚喜的發現,那會一塊玩的,只有我最後選擇了高中。

而再過兩年,大概是當我選擇大學之後,再回到鄉里,雖然沒有紅色炸彈,但在進程上,很多人已經踏上了老一輩要求的“成家立業”的正道,嗯,當然是先成家。

“你不成家,怎麼立業?”

我也一點反駁的餘地都沒有。

正因為環境的不同,我才一直保持了鮮活的心臟。

“要升官,要發財”

朋友裡的分類,彼此間的想法,區別大過了物種之間的隔閡。

你不成家,怎麼立業?

相識,即是指那種有交情,暫無友情,先有交集後才相知的一類,如果沒有互相所求,各自利用的價值,也避免不了成為點贊之交,還需要什麼寒暄。

有一個群體的努力,是背受了祖輩和後輩的期望,他們會在對靈位,對天,說一點人話,給人界之外的存在聽,“讓他當官,然後發財,壯大家族。”

然後,熬腦熬湯又熬藥,不可免的熬夜,有一天,終於熬進了日夜盼望的公堂,這下,是不是等來的發財的機會,就差升官了。

升官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財務終於得到了一定的釋放空間,從本來的一日三餐到了,菸酒相持的小康。

可是,一同的人,為何車房相待,美女相伴,噢,原來他們早在你出生之前,就已在小康之前。

然後對著屏幕,用匿名的方式,在各大微博,論壇,朋友圈下,憤慨的表達著,“去你MB的,誰TM說當了官就能發財的!”

後來,這樣的表達方式由於太過直白了受到了屏蔽,然後就變成了,噴路人,噴明星,噴隊友,去噴一切不認識,不相干的人。

--------------------------

派大神

92年不典型雙子

海賊迷,愛電影,愛健身,愛瞎想,更愛分享

人一輩子會認識很多人,經歷很多事

既不能一一道來,只能記一些感同身受

新浪微博: 烏吉瑪拉_bo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