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5位農民工的文化萬里行

11月3日凌晨四點,已步入深秋的北京籠罩在一片清冷之中。城市還未甦醒,孫恆一行7人就動身出發,準備離京南下。兩輛自駕車,加上一套音樂設備就是他們這個新工人藝術團的全部家當。他們將要實現一個期盼了十幾年的音樂夢想——啟動“大地民謠”的全國巡演,開啟一場工人文化的“萬里長征”。

說是“萬里長征”並非妄言——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經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期間共12站,包括洛陽、武漢、長沙等城市,歷時一個月,往返行程約1萬多公里。

15年,5位農民工的文化萬里行

15年前:5位70後農民工

新工人藝術團成立於2002年5月1日,是由孫恆、許多等打工者自發以文藝的方式為打工群體提供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團體,前身是打工青年文藝演出隊。創建者孫恆今年42歲,是“北漂”中的新型工人。自1998年來到北京後,孫恆的生活就沒有與音樂分開過。他在酒吧唱歌,在地鐵賣唱,後來到打工子弟學校做音樂老師。漫遊各地的同時堅持進行歌曲創作,表達農民工生活的真實心聲。

包括孫恆在內,藝術團的成員大多為70後,其中固定成員有五名,如今都在“工友之家”從事服務工作。成員們都是利用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寫歌、排練、演出。

和眾多藝術團一樣,新工人藝術團在剛開始演出時遭遇了來自各方的困難,例如排練沒有場地、工人空閒時間不足、演出場地的安全隱患、來自老闆的懷疑等等。

但和眾多藝術團有些不同,新工人藝術團的演出場所,一開始並非在富麗堂皇的舞臺,而是各式各樣的建築工地。只是,在100次與工地場所的協商中,可能只有一次成功。即使商談好了,演出過程中也會出現波折。某次樂隊在工地演出,臺下的工友們熱情高漲,揮舞著拳頭一起喊口號,把老闆嚇得不輕,還以為發生了騷亂,隨即中斷了演出。

那段時間,就連創建者孫恆本人也曾有過消沉的時刻——質疑自己堅持下去的意義和價值。

15年,5位農民工的文化萬里行

300場:觀眾太熱情街上演出唱到天亮

無論如何,經過孫恆等人的努力,以及媒體、公益組織等社會各界的支持,藝術團逐漸走上正軌。在建築工地、工廠、高校、打工子弟學校等地進行義務演出累計約300餘場,已從當初一支簡單的工人樂隊,發展成為穩定的文藝團體。

孫恆記得,有一年中秋節,樂隊去了建築工地,演出結束後在餐廳吃飯,恰逢餐廳的服務員也在聚餐。孫恆看到他們大多都是年輕的打工者,就提議為這些工友加場演出。樂隊唱起《想起那一年》,“今夜夢裡面,我回到故鄉,回到媽媽溫暖的身旁,家鄉的河水現在已上漲,遠方的人兒還要去遠方。”唱到動情處,臺上的樂手和臺下的觀眾一起想家、流淚。這場即興的演出持續到深夜12點,直到被人投訴,餐廳的工友仍拉著孫恆的手捨不得他們離開。見此情景,大家決定把舞臺轉移到大街上,接著一起歌唱,直到天亮才結束。

15年,5位農民工的文化萬里行

孫恆

100首:專輯歌詞多為普通工友所寫

對孫恆而言,“音樂不僅是表演給別人看,更重要的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此,他鼓勵工友們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創作歌曲、抒發自我。在專輯收錄的歌曲中,有很多歌詞都是普通工人所寫。“早已戒掉了難忘的香菸,早就戒掉了思鄉的烈酒。因為家裡的老母親生病了,聲聲嘆息在床頭等待。”這首《一個工友的伙食》就是由一位工人創作的詩改編而成。

新工人藝術團成立10多年來,已創作了100多首歌,陸續出版了《天下打工是一家》、《為勞動者歌唱》等10張專輯,其中首張專輯就賣了10萬張,給藝術團帶來7.5萬元的版稅收入——藝術團用這筆錢辦了一所打工子弟學校,也就是如今的同心實驗學校。此外,他們還建立了打工博物館和創業培訓中心;舉辦過打工春晚;協助工友之家創辦了同心互惠商店、生態農園等——不僅用歌唱表達工人群體的心聲,也通過實際行動幫助他們實現改變。

15年,5位農民工的文化萬里行

20000元:巡演路費來自網絡眾籌

新工人藝術團在幾年前做過小型巡演,不過時間比較短,通常是在當地城市演出後就返回北京。這次演出是藝術團首次長時間、多地區的連續性巡演。

這次全國巡演從10月份就開始準備,針對巡演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突發狀況,例如成員生病、車輛拋錨、場地問題等,孫恆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備齊藥品、儘量白天行車、與合作伙伴提前洽談等。

巡演期間,他們還會拜訪各地公益組織,參與合作伙伴發起的文化藝術活動,並在當地舉辦“大地民謠音樂會”義演活動和“大地民謠唱談會”。巡演的路費是通過網絡平臺眾籌所得,約20000元。藝術團提前與合作伙伴聯繫好演出場地,例如大學社團、農民合作社、返鄉青年的生態農業工廠等;食宿也是由當地的合作組織提供。在孫恆一行七人中,有五名樂隊成員,還有一名巡演日誌專員和一名影像記錄專員。演出的全過程會在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同步更新,也會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

首次巡演,各種未知困難自是不少。不過,在孫恆看來,事在人為。只要大家想聽歌,就不存在不能解決的困難。

攝影/廖璐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