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了!叫了這麼多年的「馬踏飛燕」,居然叫錯……

大家都知道“馬踏飛燕”一詞,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是“馬超龍雀”。

現在學界把其稱作“銅奔馬”,是東漢時期的青銅器。早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臺的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張姓將軍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還是“馬超龍雀”?

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國美術辭典》裡,收錄了“馬超龍雀”主詞條,釋文稱“後經考證,所謂飛燕並非燕子,乃古代傳說中的‘龍雀’,馬亦非凡馬,而是神馬,即‘天馬’”。

據瞭解,起初提出“馬踏飛燕”“奔馬”稱名的考古界人士,之後對命名進行了修正。1982年第2期《考古與文物》發表的論文《雷臺東漢墓的車馬組合和墓主人初探》中,作者初師賓、張朋川專門在“附註4”中說明:“雷臺銅奔馬問世後,最初稱‘馬踏飛燕’,後經筆者改訂為‘奔馬’。

最早提出“馬超龍雀”稱名的文化學者牛龍菲根據西漢張衡《東京賦》“天馬半漢,龍雀蟠蜿”的文獻資料,將其命名為“超越風神龍雀之行空天馬”,簡稱“天馬龍雀”或“馬超龍雀”,意為行空天馬漫步神遊星漢銀河,風神龍雀蟠蜿蜷曲回首驚視。

1983年10月,馬超龍雀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1983年12月5日《人民日報》第二版刊登了“馬超龍雀”被定為我國旅遊圖形標誌的消息(2017年7月7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梁強 攝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高34.5釐米,長41釐米。

這是一匹有“個性”的馬

馬是神馬。它姿態萬千,有這樣的: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還有這樣的: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但你看過它的正面照嗎?都說上揚45度柔光自拍照亮美,敢於拍正面全身照的才是(li)英(hai)雄(le)。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看吧,你會驚奇的發現這是一匹有個性的馬,就算“齜嘴獠牙”也要奔跑。

這是一匹“順拐”的馬

人走起路來要是順拐可不怎麼樣,但是馬的話就……馬超龍雀的神馬就是這樣一匹馬,前方高能請注意: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古人的生活裡將馬描繪成“順拐”的大有人在,這樣的: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這種姿態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對側步”(即同側前後蹄同時邁右或同時邁左)或“走馬”,這在一般馬奔跑時是看不到的,汗血寶馬就是走對側步的高手。

對側步最大的優勢就是馬在奔跑中速度加快卻不會讓騎者覺得顛簸,反而舒適平穩。

對側步是馬術運動術語,俗稱“走馬”。馬匹處在交叉位置上的前後肢同時離地,而後又同時著地交替邁進,其蹄音兩聲兩節奏。馬蹄落地呈兩蹄聲,為兩節拍步法,標準的走馬姿勢,其急速如飛的情景躍然眼前。

這是一匹“扎辮子”的馬

古代的馬的尾巴都會被紮起來,據說是為了防止奔跑時纏繞到樹枝一類的東西,或者絆住旁邊的馬。這麼說來,野馬難道就不會纏到樹枝嗎? 適當地修剪馬的鬃毛和尾巴對馬匹的健康有好處,就像我們也要理髮一樣。

有這樣的: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虢國夫人遊春圖》部分

這樣的: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兵馬俑部分

還有這樣的:

颠覆了!叫了这么多年的“马踏飞燕”,居然叫错……

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教授把多勳表示,作為中國旅遊標誌,“馬超龍雀”是規範定義,寓意著中國旅遊騰飛、跨越和超越發展之義,對中國旅遊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它還象徵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國文化在當代全球文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體量和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