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两大名车企业违法使用外国技能实习生漏洞何在

说起“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日本人一直称这是将本国先进和基础技术通过实践传授给发展中国家的一项“国际贡献”;国际社会则普遍认为日本是通过这项制度“进口”外国人劳动力,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现实问题。迄今为止,已经有多次调查显示,由于外国技能实习制度的监管力度欠缺,导致在日本的外国人技能实习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近日日本媒体曝光两大著名汽车制造企业——三菱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违法使用外国人技能实习生的事情,再次把这项制度的黑灰面揭示出来。

日本两大名车企业违法使用外国技能实习生漏洞何在

按照日本有关政策和法律,外国人技能实习生在日本可以具体“实习”哪些技能,是有明确规定的。但是,三菱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则是把外国人技能实习生们当成了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砖”。

据报道,三菱汽车公司接受了来自菲律宾的33名实习生,契约上白纸黑字写明他们来学习熔接技能的,谁料全被派遣到位于爱知县冈崎市的冈崎制作所,到车间从事车辆组装工作。日产汽车公司接受了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45名技能实习生,都被派遣到横滨工厂和追浜工厂,从事实习计划以外的汽车涂装等工作。此外,日产汽车公司还有150名左右的实习生没有能够达到技能实习制度所要求的工作时间。

向三菱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介绍菲律宾技能实习生的,是总部位于广岛市的“协同组合友好日本”。该组织表面十分光鲜,获得了政府许可的非营利的监理团体资格,具有介绍实习生和监查实习状况的职能。在全日本2000家以上的监理团体当中,该团体的规模也是数一数二的。

日本两大名车企业违法使用外国技能实习生漏洞何在

但是,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团体已经面向全国许多制造业企业介绍了大约5000名外国人技能实习生,并且还有1000名外国人实习生的介绍名额没有达成。他们在向企业介绍外国人实习生时还宣传“比日本的派遣员工更廉价,可以直接上岗工作3年”,完全不考虑企业是否能提供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原则上,外国技能实习生需要连续三年在同一个接收单位工作,而时薪仅略高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面对这次曝光,三菱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推卸责任,找他人背锅。他们对外宣称外国人技能实习生的工作安排都是由基层企业直接管理。三菱汽车公司内部原本就不存在熔接实习的工作岗位。可见作为接收单位,这两个企业对于外国技能实习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并不熟悉。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11月开始实施的《技能实习法》中有如下规定:“不可将技能实习生作为调节劳动力供求问题的手段。”虽然三菱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都表示接受外国人技能实习生并非为了“调整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却又都承认企业目前确实存在“招人难”的问题。

日本两大名车企业违法使用外国技能实习生漏洞何在

在此类事件中,监理团体是否能够对外国人技能实习生接收单位进行严格的监督,也是关键的问题所在。三菱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均表示,到今年为止从来没有监理团体前来进行过监察指导。

至于监理团体为何不对接收企业进行监察指导,原因也十分简单——利益相关。每派遣出去一名外国人技能实习生,监理团体就能从接收单位那里收取数万日元的“监理费用”。也就是说,接收外国人技能实习生的企业其实都是监理团体不敢得罪的“衣食父母”。

对于两大著名汽车制造企业的违法行为,日本厚生劳动省与实际管理技能实习制度的日本法务省都感到十分震惊,目前已经对涉事企业以及监理团体下达行政处分并责令改正。

日本厚生劳动省6月20日表示,2017年发现有4226家企业违反《技能实习法》等,这比2016年的调查增加了222家企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种打着美好的名义,以牺牲外国人劳动者权益事例的不断增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短板”。如何真正解决,人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