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迎來「勞動開國」 7年內將增加50萬外國勞動力

6月5日,日本政府公開發布《經濟財政運營及改革的基本方針》,預計此方針影響下在2025年前將增加50萬以上的外國勞動者進入日本。此方針一出,日本各深陷勞動力短缺問題的行業頓時沸騰。媒體評論稱,日本政府扭轉了過去只接納專業技能外國勞動力的相關政策,大幅度調整勞動力接納方針,堪稱推倒了“柏林牆”,也是日本迎來“勞動開國”時刻。

日本正式迎來“勞動開國” 7年內將增加50萬外國勞動力

據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內部對此其實存在強烈的反對聲音,但勞動力短缺問題深刻程度之下,為了社會能夠繼續正常運轉,目前除了引進外國勞動力別無他法。與此同時,安倍晉三也在經濟財政諮詢會議上表示,這項方針和移民政策本質上是不同的,只是在當下社會背景之下,不得不盡快創建新的“在留資格”,以接受有一定專業技能,能夠即刻進入工作崗位的外國人才。

由安倍首相的說明也不難看出,對於接納50萬外國勞動力進入社會,日本各界意見不一。一部分人雖深刻認識到其必要性,又對此即將帶來的社會變化感到不安。自從2012年安倍首相再次上任後,就應經濟界的要求不斷討論接受外國勞動力進入日本的問題,如今最終推出相關政策,利益深切相關的經濟界感到久旱逢寒霖。

日本正式迎來“勞動開國” 7年內將增加50萬外國勞動力

目前,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截止2017年10月末,日本國內約有128萬外國人工作,而此次增加的在留資格都設於勞動力缺乏嚴重的行業。農業、介護、建設、住宿、造船等5個行業,預計2025年前將增加50萬人勞動力以上,如果能夠實現,也就是增加40%的外國勞動力。

然而,唯一利益相關的並不是只有經濟界,當勞動力不足影響到經濟發展的維持,財政方面也會出現嚴重問題,可以說這是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問題。之所以仍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是因為還未預見其嚴重性。若等到每個人都意識到應當引入外國勞動力時再採取行動,必然為時已晚。

對於引進大量外國勞動力的擔心也不無緣由。歐美國家中的移民問題層出不窮,成了日本社會引以為戒的“前車之鑑”,勞動政策、產業政策相關的部門之間能否協調,社會治安是否會惡化,非法勞動者以及“黑戶”等問題是否會增加都是未知之數。根據法務省的統計,截至2018年1月1日,非法滯留在日本的人數同比增長2%,達到6萬6498人。這也是讓日本社會對外國勞動力感到不安的巨大因素。

日本正式迎來“勞動開國” 7年內將增加50萬外國勞動力

也許有人感到好奇,日本政府開放政策,及一定能吸引到勞動力嗎?事實上,在這方面日本政府也下了功夫:通過“技能實習”簽證進入日本的外國人,在5年簽證期滿後若日語和專業技能能達到行業的規定和要求,可以再次續簽5年簽證,甚至可能被日本公司僱用,成為正式員工。這是日本政府用以吸引外國勞動力開出的條件。對於經濟水平差異較大的國家的勞動力而言,還是相當有誘惑力的。

在筆者看來,日本政府出臺這項方針並不是結果,而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今後需要縝密、靈活對應的課題還有很多,不論是安定民心還是保障外國勞動力權益方面,也就是說,如何讓日本社會與外國勞動力穩定“共生”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