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又到了幼兒園開學之際,近幾年,幼兒園暴力事件頻頻發生,一直是家長的一塊心病,而這也產生了,花幾千塊錢送孩子去讀書,還被虐待,還不如在家好的想法。可是現在的幼兒園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樣子,家裡想送孩子去就送,不想送去就讓他呆在家裡,直到5~6歲上學前班為止。現在上幼兒園已經成為了每個孩子必須去學習的地方,其根本原因便是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種心裡也造成了中國幼兒園快速發展,而無論硬件、師資力量還是教育方式,都難以跟上快速增長的幼兒教育要求,例如教育部陳寶生就說過,學前教育是新時期中國教育發展最快的一個部分,也是當前中國教育最大的一塊短板之一,而現在很多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嚴重,在幼兒園就開始教漢字,實際上,這對幼兒十分不好,而這背後就有很多家長急切的心理有關。

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而2017年適齡兒童的毛入園率達到了79.6%,而種社會趨勢下,這也造成了公立幼兒園數量少難進,而私立幼兒園數量巨大,質量參差不齊,難以規範,而這類私立幼兒園教師工資低,一個幼兒老師才兩千多塊錢工資,並且還存在教師較少,每天面對那麼多孩子,每天都有忙不過來的情況,正是這種惡劣的大環境因素,也造成了幼兒園暴力頻繁發生。

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就筆者看來,幼兒園暴力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幼兒老師對幼兒實施暴力,這是最常見的情況,也在全國各地頻繁發生,而隨著幼兒園監控視頻的普及,這種情況好轉,可是仍然無法真正杜絕這種情況。

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二、老師監管不利,導致自家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其實很多孩子隨著家庭長輩的溺愛,會有抬手打人、甚至是踢人的壞習慣,而將這種壞習慣帶到幼兒園,這也使得隨著監管不利,這種暴力難以禁止原因。

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三、幼兒園“冷暴力”,幼兒比較內向,長期被老師忽視,加之本身不合群,容易養成孤僻,沉默寡言,甚至會變得脾氣暴躁的情況。孩子還這麼小,如何呵護他們稚嫩的心靈是很重要的,作為老師,相當於孩子在幼兒園時候的家長,更應該將孩子的想法放在第一位。成年人被無故冷落都會傷心,更何況孩子呢?

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針對校園暴力的屢禁不止,幾乎已經變成每個家長最心煩的事了,而如何杜絕幼兒園暴力的發生了,筆者身邊一位朋友的事例給了筆者一些啟發,朋友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被其他孩子欺負,雖然只是抬手打人,但已經被打幾次了,一家人都很心疼。我的這位朋友非常生氣,向園裡反映這一情況,但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著孩子,而就筆者認識一位幼兒園老師,她就說過,他們星期一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幼兒手指甲,發現長的馬上剪短,就不會挖破其他幼兒的臉。有的幼兒確實抬手就打人,老師用盡心機,也不聽。

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而這位朋友最後想出了一個方法,自己多去孩子班上出頭露臉,除了每天接送外,還和老師溝通,自己經常去班級裡,特別是幫裡有什麼活動,就會去帶著相機去班裡拍照,然後在班裡群分享給大家,這樣就會給打人的孩子形成一種影響,他有一個厲害的父親,漸漸就不敢動手了。 而這個事例也給筆者在這個故事背後看到了濃濃的父愛,同時也給筆者一些啟示,幼兒的心靈弱小,正是一生中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環境的影響,對孩子活潑健康的成長至關重要。

而讓家長更多的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中,或許不失為一個幼兒教育現狀問題的突破口,例如幼兒園在平時的教育中可以有更多的各類活動,而時常可以在微信群裡邀請家長參加,甚至筆者有一個比較極端的想法,可以是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每個班裡的家長,每天都有一個家長輪班到班裡參與孩子的教育,每天都有一個家長陪一群孩子上學,而這種方法首先是這種方法好處顯而易見,解決幼兒園暴力的同時,而會讓每個孩子在群體中都能感受到家長的關懷,同時又可以解決師資力量不足,老師忙不過來的情況,而弊端也是有的,首先這種家長可能沒那麼多時間,做不到輪班,其次會不會影響到老師的教育,甚至會讓老師產生被監視教育的想法,而這方面其實視頻監控就有這部分因素,應該不會很排斥。而最後家長的溺愛或許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甚至是讓孩子過於依賴家長。

淺談幼兒園暴力的突破口: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

而筆者這種想法的背後,仍然是希望家長能多關心孩子,多參與孩子的成長,也是讓幼兒園杜絕暴力,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而這是每個家長由衷的心願。

對這種想法有什麼看法和意見,歡迎在下方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