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親愛的樺墅村:

我是一個對村莊充滿親切感與好奇心的青年,我在上週前去看望過你。對於我來說,那是極其完美的日子,對於一個貪玩的年輕人,那樣規律的作息和清新的空氣是何等珍貴。

本期攝影:董穎 王大魚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樺墅村小路

這樣清新的村莊,街道乾淨而靜謐,鮮有路人與汽車經過。

在樺墅的日子裡,我總是在清晨被鳥鳴喚醒,在靜謐的傍晚裡讀書,在漆黑的暗夜裡賞星,並早早進入一場恬靜的睡眠。這樣令人驚羨的經歷,便是你提供給所有人唾手可得的日常——我不由得開始羨慕起有幸居住在你那裡的人了!

我隨一個叫孟起的青年在樺墅村進行了關於手工匠人們的走訪。木匠、泥瓦匠、箍桶匠、篾匠……他們都是平淡生活裡的藝術家。我們帶著對手工打磨的敬意,挨家挨戶記錄他們的過去與現在。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彈棉花人張文福

張文福今年57歲了。

39年前的一天,他走進師傅的家,跪下,認真磕了三個頭,從此走上了艱難的學手藝之路。

在那時,18歲的他不會想到,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手藝人就快要守不住藝了。

拜師學藝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三個頭磕罷,今後三年的所有體力,都歸屬於師傅了。除了學手藝,那個年代裡的學徒通常還要承擔師傅一家諸多活計——打井、挑水、甚至下地作農……三年裡,沒有一分錢收入,直到學成歸來。

張文福也不例外。他每天跑到很遠的地方為師傅一家人打水,再用扁擔挑回來。這個18歲的青年在這樣繁重的勞動裡,不敢說一句抱怨,只是為了靜候師傅的手藝的傳承。

三年後,他終於成了一位光榮的彈棉花匠。

他的確值得光榮,在那個木匠、瓦匠每天賺1.8元的年代,他可以用一天時間彈一床棉被,賺到5元錢。這在當時的村裡算是不菲的收入。可是到了2009年,一整天的辛苦付出只能換來50元,比外出打工少了太多。這也是他最終放棄手藝的原因之一。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張文福老人用工具還原當年勞動情景

彈棉花是具有季節性的,一冬一春最為忙碌,幾乎每天都要外出做工。一天的勞動始於早晨7點,張文福揹著他的工具,步行來到村民家中。一塊門板盛放好細軟的棉花,一天的勞作就這樣開始了。彈一床被子通常需要一整天,到晚上6點才能結束。這樣精細的手工活兒,在如今早已難以維持。高昂的時間和體力成本抵禦不了呼嘯而來的工業化,讓這個老實的手藝人被迫放棄自己餬口39年的營生。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張文福放工具的儲藏間

2009年的某一天,他默默將伴隨他征戰全村的工具,放進了低矮的儲藏間,轉而以耕種為生。

手藝人裡,這樣的“放棄”還有很多。

篾匠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篾匠的雙手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一個老篾匠,曾經的流光溢彩寫在臉上。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重複過無數次的工序,已然熟練如解牛的庖丁。木匠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木匠的雙手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老人臉上的皺紋寫滿幾十載的滄桑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沉寂的工具已收入抽屜中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如今他獨居在其石頭砌成的家

教書匠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教書匠的雙手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這位老人已經91歲了,他與他那90歲的愛人相伴至今,正攜手走向未來。身後的對聯便是出自他手。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他那衰老的雙手依然蒼勁有力。練字這件小事,他用工匠精神詮釋了一生。

一個叫樺墅的村莊,12個年邁的老工匠

△架子上堆滿了寫過的紙張

盛滿故事的樺墅村啊,祝安好。

後記:以上是關於樺墅村的老工匠。關於工匠,我總會首先將鏡頭對準他們的雙手,因為在我心裡,那才是盛滿他們故事的地方,是歲月留下的不動聲色的力量。

樺墅村是孟起的家鄉。三月,他想為家鄉的老人做些事情。於是,他發起了這個走訪手工藝人的活動,去親近,去記錄,去發現。5月,這樣一場關於12位手工藝人的攝影展即將於樺墅村開幕,屆時會有更加豐富的照片與故事一同展出。

歡迎你們去了解這樣一個村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