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記憶力

(1)記憶能力是需要培養的。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形象記憶的特點,有意識地利用新鮮生動的實體,培養他的記憶力。要堅持不懈地培養,才有可能讓孩子的記憶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不要小看孩子的記憶能力,它是人們積累知識、經驗最有效的武器。

怎樣培養孩子記憶力

(2)加強幼兒語言能力。

幼兒的記憶與語言能力的發展有密切關係。無論識記或回憶,語言都起著重要作用。記住記憶任務、理解記憶事物、複述記憶內容等各環節都離不開語言。因此,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提高幼兒記憶能力的重要方法。

(3)以無意記憶為主,形象記憶占主導地位。

記憶力的一個特點是容易遺忘,因此一般人記不住3歲以前的事情,心理學稱之為“人類幼年健忘”。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鮮明、生動、有趣的事物非常感興趣,這些事物能引起他的情緒反映,重複多次後使孩子能夠不費力地記住,如喜愛的玩具、動物、道路、詞彙等等。但這還是無意記憶、形象記憶,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家長可以給幼兒明確的記憶任務。

怎樣培養孩子記憶力

幼兒的有意記憶較差,如果預先告訴孩子要記住什麼,孩子明確了自己要記住些什麼,記憶效果會更好。如在講故事前,告訴孩子在講完故事後你要問的問題,孩子會特別用心聽故事;在去動物園之前告訴孩子記住今天都看了什麼動物,記憶效果會更好。平時要有意地給孩子佈置一些任務讓孩子完成,也可做訓練記憶力的遊戲:如把四五件常見的物品放在桌子上,讓孩子閉上眼睛,然後調換物品的位置或宰走一件,讓孩子說出順序的變化或少了什麼。

(4)學齡前期的記憶特點有所改變。

3歲以後,孩子的記憶力就有可能終生難忘,但是,由於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這時的記憶基本上還是屬於形象記憶。在學齡前時期,孩子記憶的有意性就有了明顯的發展、他不僅能識記和回憶需要的材料,還可以運用一些方法幫助自己加強記憶。這個時期,家長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有意記憶,它是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技能、技巧的基礎。因為靠無意記憶所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片斷的,是不完善的。

(5)要增進幼兒對事物納理解。

由於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對很多事情難以理解,對記住的事情並非真正理解,如孩子會背誦古詩,但並不理解,而是一種簡單的模仿和機械的記憶。隨年齡的增長,幼兒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僅靠機械記憶是不夠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因此,為了加強幼兒的理解力,要讓孩子學會分析和比較,如讓孩子知道小鴨和小雞的區別和相似處,孩子的記憶就會更深到和精確。

整個幼年的記憶特點是形象性。孩子識記形象直觀的材料,要比識記抽象的原理和詞彙容易得多。而在識記詞彙的過程中,生動形象化的描述又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讓孩子接受。不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中,詞語記憶的發展已經大於形象記憶了。要激發幼兒記憶的興趣和信心。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儘管沒有人要求孩子去記,但孩子在看了自己感興趣的電視後,往往能惟妙惟肖地表現電視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一被來講,孩子的記憶效果與其情緒有很大關係,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愉快的體驗,記憶都較深刻,而對感到沉悶的事物,如單調的講話、長篇大論的訓話,或由於家長的批評、懲罰而在消極的情緒狀態下,孩子的記憶效果較差。

怎樣培養孩子記憶力

因此,為了培養幼兒的記憶,便需要為孩子創造有逐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愉快、積極、充滿自信地參與各種活動。特別注意在孩子學習時不要總是以“高標準”要求孩子,看不到孩子的成績,一味地批評孩子、挑剔孩子的錯誤,在這種消極的情緒狀態下,孩子的記憶效果更差。善於發現孩子已經會做什麼並及時肯定孩子,比發現孩子不會做什麼而批評孩子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孩子記憶的量,主要從記憶範圍、記憶廣度和記憶保持時間長短等方面來衡量。記憶力有短時記憶和長久記憶之分,背誦、講故事等後於短時記憶,不溫習就會忘記。而經歷一場重大變故,這是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因此是長久記憶。怎樣讓短時記憶形成長久記憶,這是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