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很多時候

父母的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

會潛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腦海裡

給予孩子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

而是植根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靈魂深處的教養

以約束為前提的獨立與自由

你看

他們就是這樣做的↓↓

這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教養與尊重

你的行為,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近日,陝西一小區中,總有人在電梯梯廂內小便。經調查,原來是一個孩子的惡作劇。孩子媽媽知道此事後,主動向業主道歉,並要求孩子寫檢討書。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孩子寫下檢討書:“我要打掃一個月的電梯衛生”。每天由父親監督他打掃電梯,作為道歉和補償。

無數父母希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他們往往會忽略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一位網友在長沙地鐵看到這樣暖心一幕:等地鐵的時候,一個寶寶問腳下踩的腳印是幹嘛的,爸爸媽媽還有外婆(奶奶),耐心地給他解釋是排隊的,並且整齊地排了隊給寶寶看。

丟下去,撿起來

或許這些舉動微不足道

但正是這些細微之處最有力量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地鐵車廂內,孩子把爆米花灑在地上,父母跟孩子一起一粒一粒撿起。

所謂教養

就是自尊自愛的同時

也能“為別人著想”

行動總比語言來得更加深刻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寧波飛西安的航班上,一位媽媽給周圍旅客每人發了一份小禮物,並附卡片:“我是來自寧波的Wendy,我剛剛一歲半……獨自帶我的媽媽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

孩子總有犯錯的時候

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舉動

衡量著一個家庭的家風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一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家長髮現之後寫下道歉信並留下全部書款40元錢。一大早從門縫裡塞進書店,道歉信上寫著:“由於我教子無方,(兒子)在你店裡拿了四本(漫)畫書。本應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沒開門,我把錢放裡面。對不起。”

修養與貧富無關

對待弱者的態度

才是一個人真正的素質體現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在飯館吃飯時,母親帶著孩子坐在靠窗的位置。一名流浪者站在窗外看著她們吃,母親打包了一份飯給他,用自己的行動,教給孩子善良和施予。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

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失責的父母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早高峰時,坐在後座的孩子將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父親隨即下車,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了教育,並將酸奶盒撿回放進車內。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這是父母為孩子樹立的最好榜樣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地鐵上,年輕媽媽懷裡抱的孩子睡著了。她怕孩子踢到別人,也怕鞋子弄髒別人的衣服,就用手捧著鞋子直到下地鐵。

關於家庭教育

(節選)作者 | 俞敏洪

我們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時候會不知不覺給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一面,對孩子本身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帶來重大影響。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人品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

孩子的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我們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

人品的樹立來自於榜樣的力量,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是不能逃避的。我們要求孩子的東西沒有效果,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到。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然而,我在樹立榜樣方面卻遇到很多問題。當我工作時打開電腦,我的女兒就會以為我在做其他的事情。雖然我對女兒講我是在工作,但是女兒不相信。沒辦法,後來只要女兒學習,我就拿一本書在旁邊看,這樣一來,就有一個規矩感在裡面,榜樣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情教育是培養孩子對生命的耐心

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在一個班裡,有的孩子永遠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而我們的孩子不管怎麼努力都在中間,甚至後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該怎麼辦?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孩子是有區別的,但是隻要孩子能正常走進教室上課,就能夠做出重要的大事來。胡雪巖只上了兩個月的學,但最後變成了最厲害的商人,而且還心懷大志,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我們家長必須有一個本領,在任何情況下,既能督促孩子進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傷害。你要保證孩子得第一名高興,得最後一名也高興,讓孩子覺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養孩子對於生命的熱愛,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鼓勵教育激發孩子無限潛力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決定的。分數高是成功的標準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必然標準,更不能當做是唯一標準。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鼓勵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重要。比如,孩子考了60分,你要對孩子說,“60分已經不錯了,下回能不能考到70分,我要看到你今天要比昨天進步,明天要比今天進步”。他每進步一點,你都要去鼓勵他。分數考得更低時,你要告訴孩子,“這次可能是偶然失誤,爸爸媽媽支持你”,千萬不要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在鼓勵的同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定規矩。兒子特別喜歡吃冰激凌,我規定他一天只能吃一個,而且必須吃完晚飯半小時後才能吃。那時他剛4歲多,不知道半小時是什麼概念。我就告訴他,那個長的針走到什麼地方就是半個小時。

兒子一會兒看一下鐘錶,半小時看了100多次。總算熬到半小時,迫不及待地吃到了冰激凌。第二天,他變成看十幾次,到了第三天變成看兩三次,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吃,就玩去了,等到他想起來吃的時候半小時已經過去了。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只要是正確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勵孩子,同時要給孩子定規矩。立了規矩以後,父母一定不能隨便更改,更改就會出現更多的問題。

才能綜合症是家長常犯的一種毛病

父母特別想讓孩子變成小天才,其實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凡是自己不會的東西讓孩子會,希望孩子在某個領域中獲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長就強迫孩子從小學這個、學那個,沒有任何意義。

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慢慢成長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女兒很喜歡彈鋼琴,5歲就開始彈,彈著彈著就變味了,一級一級考上去,每個星期都要上課,每次都坐一個小時不能動,結果把她彈鋼琴的興趣全部扼殺掉了。

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大抵如此

我和女兒說,爸爸不強迫你學,也不讓你考級。演奏樂器可以排解鬱悶,學習鋼琴原則上不是為了讓你考級,而是為了幫你尋找抒發心情的渠道。如果你不想學,能不能保持你現在的水平。我女兒其實是很喜歡鋼琴的,作業做累了,就彈半小時鋼琴。以後她每個禮拜跟老師學一次,學習鋼琴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