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掌門」帶隊,又一家化纖織造企業衝刺IPO!

如果衝刺IPO成功,A股市場或將迎來最年輕的董事長。

1993 年3月出生,2016 年 1月大學畢業,2017年4月,擔任股份公司董事長, 2017年9月,帶領公司接受上市輔導,2018年6月22日,報送招股書。

24歲就掌舵江蘇聚傑微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聚傑微纖)的仲鴻天,面對資本市場敢於快速佈局,讓投資者見識了初生牛犢的精神。

但是仲鴻天經營管理經驗不足,佈局的公司資本發展戰略會不會是紙上談兵,有多大潛力成為市場擔心的重點。

24歲“掌門”帶隊,又一家化纖織造企業衝刺IPO!

24歲新掌門謀上市?

聚傑微纖專注於超細複合纖維面料及製成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前身為江蘇聚傑微纖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聚傑有限),成立於 2000 年5月26日,法人為仲鴻天。2017 年4月7日,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目前聚傑微纖實際控制人為仲鴻天家族。

仲鴻天、陸玉珍(仲鴻天之母)、仲湘聚(仲鴻天之姐)三人通過聚傑投資間接持有聚傑微纖68.81%股份,同時分別直接持有公司7.31%、7.31%、2.59%股份,三人合計持有聚傑微纖86.02%股份,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

仲鴻天為聚傑微纖的法人、董事長,同時也是控股股東聚傑投資的法人、執行董事。作為實控人的仲鴻天,2016 年11月才進入聚傑微纖董事會擔任董事。

2016年10月23日,聚傑微纖原實際控制人仲柏儉(仲鴻天之父)因病去世。按照繼承關係,當年11月,仲鴻天繼承公司股東身份,並被選舉為公司董事,擔任新董事長。

24歲“掌門”帶隊,又一家化纖織造企業衝刺IPO!

此前一直安心經營主業的聚傑微纖,在仲鴻天接手後開始資本運作。

2017年4月,公司整體股份制變更;5 月決議增資擴股,註冊資本由7000萬元增加至7460萬元,引進上海祥禾湧安、王明寰、上海金浦投資。

2017年9月,公司接受上市輔導,2018年6月22日,報送招股書。

24歲“掌門”帶隊,又一家化纖織造企業衝刺IPO!

聚傑微纖認為,公司控股股東未發生變更,原董事長兼總經理仲柏儉去世後,公司選舉仲鴻天擔任新董事長,任命原常務副總經理沈松擔任公司總經理,接替仲柏儉生前所任職務,公司其他董事、高管未發生重大變化,對公司持續經營和持續盈利能力無重大不利影響。

目前,公司雖然仍為家族企業,但是已形成多人共同控制的股權結構,並且新任董事長年齡尚小,能否左右大局還是未知數。

從仲鴻天此前實際控制6家其他企業的營收情況看,經營能力並不樂觀。除了蘇州博可兒教育未實際開展業務,其餘5家公司均在虧損,2017年業績分別為聚傑醫藥虧損119.86萬元、吉安聚傑醫藥虧損5.14萬元、永新縣香樟科技虧損24.20萬元、吉安市仲柏生態虧損20.88萬元、吉安聚傑種苗虧損18.92萬元。

募投擴產求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仲鴻天接手的聚傑微纖看似優質,但實質上營收已經處於增長停滯。

報告期,公司的業績表現並不樂觀。2015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4.15億元、4.21億元、4.32億元,2016年、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僅為1.41%和2.65%,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671.81萬元、7635.85萬元、7011.21萬元。公司營收和盈利均已近乎停滯。

聚傑微纖認為,目前公司的競爭劣勢在於業務增長受產能制約,業務訂單數量增加與現有產能不足存在矛盾,同時公司的整體規模偏小,資本實力較弱,影響了公司營收的增長。

因此,此次聚傑微纖計劃募資3.47億元,分別投向超細纖維面料及製成品改擴建、細纖維無塵超淨製品建設、研發中心建設和國內外營銷服務體系建設4個項目。募投項目建成後,公司產品的產能、產量都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但聚傑微纖的業績增長真的是受限於規模產能嗎?

 

2017年,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72.96%的超細纖維製成品產能利用率為98.68%,2016年、2015年則分別為75.84%、88.63%;超細纖維面料合計產能利用率為113.40%;超細纖維無塵潔淨製品產能利用率為98.62%,2016年、2015年分別為 78.45%、17.90%。

在產能利用差別如此大的情況,聚傑微纖的業績卻出現停滯。

“公司出現業績滯漲說明行業目前面臨的增長壓力主要來源於成本因素的上升,或者下游市場飽和競爭,壓縮了利潤。”中信銀行研究員張攀表示,此種情況下,擴充產能或將面臨市場壓力。

行業分析研究報告也指出,目前的紡織行業市場面臨著市場充分飽和的競爭狀態。

聚傑微纖也認為,若市場環境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者未能成功市場推廣,將可能導致新增產品銷售受阻,存在新增產能不能充分消化的風險。

單一市場或成障礙

不僅公司經營陷入停滯,聚傑微纖還面臨客戶集中度高等多重市場風險。

2015 年至 2017 年,公司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對全球著名的運動零售品大型連鎖超市迪卡儂銷售額分別為 1.95億元、2.58億元、3.07億元,佔營收比重分別為 46.89%、61.13%、70.85%,依賴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聚傑微纖認為,因公司產能瓶頸,公司向優質客戶優先交貨加劇了第一大客戶佔比大幅上升。如果主要客戶的合作發生變化,或經營情況發生變化,將可能對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業務發展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同時,公司的產品主要用於出口,報告期內,出口銷售收入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67.61%、76.38%、74.41%,出口地主要為歐洲、美國、臺灣等發達國家或地區以及新興市場國家。

“當前,由美國引起的全球貿易戰正愈演愈烈,外貿型公司的業績將直接受到影響。”一位宏觀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受制於貿易政策的變化,外貿型公司的業績存在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