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數更重要的是教養

一個男生高考完走出校門,老爸迎面走來狂摔飲料瓶,喊道:”七八百分夠用了,走,喝酒去。”

男生沒有立即響應爸爸的提議,也沒有因為爸爸摔瓶子的行為生氣,而是笑呵呵的,先蹲下來撿起飲料瓶。一個不經意的舉止,卻引來了千萬網友的點贊。

從視頻裡看,男孩的父親其實算不上是彬彬有禮的人,但能像朋友一樣跟兒子相處,教會孩子的是一種坦誠。而從孩子蹲下撿瓶子的行為,我猜他的媽媽一定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女人,這種溫和坦誠相對的家庭環境,才會造就這男孩的“一蹲”。

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光芒:那就是教養。

a

為什麼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大概是因為我們平日裡很難見到這種彬彬有禮的孩子吧,相反那些囂張無禮、胡攪蠻纏的孩子卻隨處可見。

記得,有次我和朋友去一家自助餐廳吃飯,生意很火爆,我們到的時候前面已經開始排隊了,於是,服務員安排我們在門口的休息區等候。

所有人都安靜地坐著等待,唯獨我們旁邊的一個孩子,在走廊裡來回跑,還大聲嚷嚷著不想排隊。

為了讓大家耐心等待,服務員端來一盤糖果,沒想到別人手還沒伸過去,那個孩子一下子就撲上去,大把大把地抓到自己的口袋裡,還得意地看著周圍的人。

而男孩的媽媽,自始至終都低著頭玩手機,默認著眼前的一切。

大概20分鐘後,我們進去用餐,男孩和他媽媽正好坐在我們鄰桌。

取餐的時候,大家都是吃多少拿多少,而小男孩幾乎每次都是滿滿一盤,嘗一口不喜歡就扔在一旁,還不停地說太難吃了。

他媽媽依舊看著手機,一臉不耐煩地說:“不好吃就扔這,再去拿其他的。”

聽完這話,小男孩立馬像離弦之箭衝過去,繼續拿一盤扔一盤。

服務員過來好心提醒他們不要浪費食物,沒想到旁邊的媽媽卻大聲呵斥:

“這是我們花錢買的,你一個服務員憑什麼教育我兒子!”

有了媽媽撐腰,小男孩更加變本加厲,對服務員翻白眼,還趁機踢了一腳。服務員臉紅到耳根,站在那尷尬得不知所措。

看到這場景,我和朋友面面相覷。

俗話說,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

  • 家長對男孩無禮行為的漠視和掩護,正在讓孩子變成未來不受歡迎的人。

b

教養可以彌補文化的缺陷,而文化卻填補不了教養的空白。

朋友曾跟我說過他們公司的一個實習生,名牌大學畢業,而且還有海外留學經歷,業務能力也很強,人長得也漂亮。

但試用期還沒結束,公司就讓她辭職走人了。

原因,就是因為一天早上,負責公司清潔的阿姨,在清理樓道的時候,不小心把拖地的水桶打翻,正好實習生經過,髒水濺到了她身上。

本來沒多大的事,衣服髒了可以洗,但她卻咄咄逼人,不僅無視阿姨的道歉,還一把把阿姨遞來的乾淨毛巾甩開,扔出很遠,留下一句:

“你一個打掃衛生的,連這點事都幹不好,你知道我衣服多貴嗎!”

憤然離去。

第二天,她便被人事叫到辦公室辦理離職手續。她不解,自己明明業績很好,為什麼會被辭退,跟人事大鬧要知道原因。

原來,那天樓道里雖然沒有其他人,但發生的一切都被在對面開會的總經理看在眼裡。

正如陳道明所說: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

有的人沒有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

換句話說,文化高的人不一定有教養,文化低的人不一定沒教養。

但這就是教養,在看不見的地方更顯寶貴。

c

如今社會,我們都希望孩子能長大成才,變得優異、出色,但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根本,是先育人。

我認識的一個校長曾做過一個調查,他發現:

學生時代,那些與人為善、彬彬有禮、為人正直的學生,無論成績是否優異,在踏入社會之後,都混得風生水起。

而那些性格脾氣古怪或者張口爆粗、沒有教養的人,成績再好,也會過得差強人意。

如果說,能力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高不高,那麼教養便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遠不遠。

青年報曾刊載過一則消息:

重慶某公司同一時間共招聘了21名大學生,而就在後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該公司又陸續將其中20名本科生開除,唯一一名大專生卻被留了下來。

後來經過了解,被開除的大學生並非能力和水平的問題;而留下來的那位大專生也絕非有什麼可靠的後臺庇護,而是這個公司將教養作為考核新員工的首要指標。

被開除的員工中,有的目中無人,有的遲到早退,有的自私自利無集體精神,有的僅僅是在餐廳裡大聲喧譁亂扔垃圾等等。

而留下來的那一位,則正好沒有這些不良習慣。

個性謙和,自尊自律,懂得保持個人形象又維護集體利益,該公司給他的評價是個有教養,可發展的人。

這看似是一件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卻道出了一種必然現象:

有教養、修養極高的人,無論身處在哪,都會被髮掘,獲得更多的認可和尊重。

從小教育孩子做事謙讓,待人隨和,助人為樂,長大必定會成為一個被社會真正需要的人。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有教養的人的遺產,比那些無知的人的財富更有價值。”

  • 對於父母來說,最大的財富,不是家境顯赫;而是你雖有金山銀山,但我的孩子學習好,還有教養。
比分數更重要的是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