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數伏」 伏天長40天

本報訊(張翠豔 首席記者王雷)送走了雨水天氣,晴熱高溫再次迴歸,一同而來的,還有一年當中最熱的“三伏天”。氣象專家介紹,今年入伏日在7月17日,“頭伏”長10天;7月27日入“中伏”,二伏有20天;8月16日入“末伏”,三伏有10天,整個“三伏天”長達40天。

氣象專家表示,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間,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一般情況下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為什麼酷熱難耐?氣象專家表示,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表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記者從市氣象臺瞭解到,受高空冷渦和切變線共同影響,13日21時至14日7時我市出現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天氣,雨量分佈極其不均,全市112個氣象觀測站,有104個出現降水,其中最大降水量為49.8毫米,出現在凌海市大有管理所。“17日開始我市又將以晴好天氣為主,氣溫較高,溼度較大,提醒大家做好防暑降溫。”氣象專家提醒。

進入伏天,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氣象專家提醒,伏天裡晝夜溫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動量不要太大;飲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腸胃工作量;注意夏季衛生,避免夏季傳染病;伏天是食物黴變高發期,要注意食物保質、保鮮。“另外,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多雨季節,強對流天氣發生幾率增大,短時強降水極易引發大田漬澇或局部洪澇,有關單位和部門需提前做好防範。”

明起“数伏” 伏天长4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