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快運突現變數,加盟商成驚弓之鳥

申通快運突現變數,加盟商成驚弓之鳥

任強對眼前這通電話感到意外。他知道熊大海是誰,但他們並不認識。後者是申通快遞(下稱“申通”)的副總裁。剛才在電話裡短暫寒暄過後,熊大海提出第二天要去任強的網點看看,“瞭解一下情況”。

7月13日剛過中午12點,熊大海就來了。一起來的還有潘國峰,歷任濰坊申通總經理,一名白手起家的加盟商。任強記得潘國峰現在是申通山東區的負責人。

“申通快運應該是起不了網了。”潘國峰開口說道。“公司決定優先投入資源做強快遞業務,快運這邊最快也得兩年後才能起網。”熊大海站在潘國峰旁邊,沒說話。任強覺得這也是熊大海的意思。

任強是申通部署快運業務後的第一批快運加盟商。據他說,自己交了加盟費和意向金,又花了60萬元買卡車和租倉庫。今年3月1日,申通快運運營啟動會議上,快捷快遞(下稱“快捷”)放出風來:一切準備就緒,申通快運起網在即。任強也是從那第一次知道熊大海這麼個人,據說熊大海成了申通快運的總裁。

和快捷的合作出現問題後,申通宣佈暫停快運項目的啟動。那是4月16日。之後過了3天,申通快運的官網上又多了條公告,宣佈暫定快運起網時間為3個月後。理由是“網絡佈局、轉運中心規劃籌備、業務流程制定、快運IT系統搭建以及人員隊伍培訓等工作需要時間”。

任強跟掌鏈傳媒記者說,到他和熊大海見面的那天,申通快運在全國的網點只有200餘個。潘國峰告訴他對於一張全國網絡而言,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不得不再次延後快運起網日期。

3個月前,這個數字還是865。申通當時公告稱4月17日之前共收到865家加盟網點加盟費、保證金共計6900餘萬元,收到意向金共計3500餘萬元。不過申通在那之後又宣佈尊重並配合加盟商退網的個人意願。

熊大海想知道任強現在的處境如何,任強一五一十地說了。“我現在每個月都要給手下的司機、客服、業務員發工資,我還交了一年的房租。”他把跟熊大海說的話重新說了一遍給記者。

這是熊大海此行的目的,潘國峰介紹現狀,他負責安撫工作。任強說熊大海為此感到遺憾,他看上去很清楚加盟商的困難,但眼下他無法做出更多保證。熊大海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好我記下來了,回去一定跟總部反映情況好好研究處理方案。”

不過,任強記住了熊大海跟他說的這句話,“卡車的話,總部用得上,可以直接回收。”但是任強事後想起來,自己還沒問雙方該用什麼價格成交。“我不想勒索申通,我只想要回我的損失。”他說。

談話持續了1個小時,熊大海和潘國峰走了。他們要趕去別的城市,做類似工作。看上去,他們非常重視這件事。另一位和熊大海有過直接溝通的加盟商把短信給記者看,熊大海14日這天在10分鐘之內給他發了4條短信。

“我專門見了青島的幾個網點,就是回來出一個方案馬上進行處理,你可以放心!”熊大海表示這幾天內會有結果和回覆的。

他聲稱,熊大海一直用“總部再做決定”回覆他,而在這期間,自己一直蒙受成本流失。加盟申通快運之後,他花了20萬元:5.2萬元租倉庫、9萬元添置4米2廂貨車、4臺5500元的電三輪、6名付了1.5個月工資的工人(現已遣散)、以及按照申通要求的2萬元裝修。

“如果一開始就說兩年後起網,那為什麼要我們一開始就置辦這些東西呢?”

記者聯繫了多位申通快運加盟商,他們都證實了自己在申通快運的相同遭遇,以及官方給出的解決方案。申通希望這些加盟商能加入申通快遞網絡。不過配合申通設想的人很少,他們有一部分是從快捷過來的加盟商,從一開始就希望經營快運而不是快遞。

至少目前,申通對外的口徑依然是“快運業務是申通快遞總部確定推進的重要業務板塊,將按照之前的規劃堅定地推進”。問題在於,按照之前申通對退網辦理手續的截止日期來看,2018年5月30日15點是終點。在這之後,有人告訴記者,申通近期又開始私下裡勸加盟商退網,並且拒絕額外賠償。

記者就這種說法致電熊大海,得到了否認回答。“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所有退網都是本著自願原則進行的。不存在強制一說。”至於官方對申通快運起網延後的說法,熊大海稱一切以公司公告為準。

無論如何,這種不脛而走的小道消息似乎刺激到了加盟商的神經,他們聲稱正在籌建一支隊伍。如果在7月19日之後申通不能把他們的事情完美解決,那他們就要趕到申通在上海的總部大門維權。幾個月前,那裡拉條幅維權的還都是快捷加盟商。

其中一人告訴記者,現在決定過去的人還不夠多,但他們不打算退縮。他稱自己過去在公安局工作過,非常清楚違法和守法的邊界。他打算為這支維權隊伍做法律顧問。“我們很樂意製造關注。”他表示,“但我們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回屬於自己的那部分。”

(掌鏈傳媒記者 劉宇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