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演繹春夏秋冬風和日麗,24幅主圖詮釋纏論多空纏綿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狙擊財金,寫纏論文章也有一段時間了,今天想給大家總結一下,太多的文字闡述感覺會讓你們晦澀難懂,所以準備今天用24副圖去向你們完美解讀纏論中的纏纏綿綿,好了開始今天的正題。

24節氣演繹春夏秋冬風和日麗,24幅主圖詮釋纏論多空纏綿

圖1是兩種中樞的結構,第一個是中樞,第二個是類中樞,再說一次,這兩種中樞在別的地方講,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本博這裡,只有優先級的不同。方向向下的反過來就是。

圖2是相對於兩種中樞的第三類買點。這個地方要注意,黑線走勢是一個級別的,不能說離開和返回中樞的走勢是次級別之下的級別。

圖3是一個標準的兩中樞趨勢背馳,A是第一類買點。這個地方用兩個方框表示中樞,主要是想表達不論方框內的中樞是什麼類型,不影響趨勢背馳的判斷。

圖4是一個標準走勢的買點圖示,A是第一類買點,相對於圖3的A的,這裡是前面一段走勢趨勢背馳形成的位置,B是第二類買點,一般來說,B都是高於A的,特殊的情況下,B會低於A。C是第三類買點。

24節氣演繹春夏秋冬風和日麗,24幅主圖詮釋纏論多空纏綿

圖5 的B點是第二次回抽不會到中樞,所以B不是第三類買點。另外可以看出,其實從A開始,走勢開始構築一箇中樞。很多人都疑問,如果中樞之後,沒有第三類買點,怎麼形成下一個中樞,其實一般的情況,第三類買點就存在於下一個中樞的構造中。圖6是三買之後構造類中樞的情況,這裡不區分類中樞的結構級別,所以這種情況相當於圖5的特例。

圖7是中樞級別擴展的第一種形式。第二個中樞的波動和第一個中樞的波動區間有重疊,則中樞的級別擴展。需要重點注意的是,本博在講同級別分解的時候提到過,這種情況不要去劃那個所謂高級別中樞的中樞區間,按照第二個中樞分析就可以了。

圖8比較難以理解一點,其實任何離開中樞的走勢,都是受到中樞吸引的,並不在乎兩個走勢是否同向,即使兩個走勢相向運行,也一樣可以比較力度。

24節氣演繹春夏秋冬風和日麗,24幅主圖詮釋纏論多空纏綿

圖9是一個標準的兩中樞走勢,這4幅圖主要說明“纏中說禪背馳-轉折定理”的最弱的情況。

圖10是背馳轉折定理的第一條“某級別趨勢的背馳將導致該趨勢最後一箇中樞的級別擴展”。這裡的最後兩個中樞波動重疊,趨勢最後一根中樞級別擴展。所以背馳的最低級別要求已經達到了其後立即上漲,是完全允許的。這個地方需要特別的提一點,前面在同級別分解中也講過,就是走勢的結束,不僅是方向,結構的結束,其實也是級別的結束。

圖11就就比較特殊一點,屬於背馳之後又創出新高的,也就是2賣高於1賣的情況,但是由於仍然是附和最後一箇中樞級別擴展的背馳後轉折的最低要求,所以,後面如果繼續上漲,也沒有任何違反理論的地方。

圖12的情況更加特殊,背馳之後並沒有馬上實現中樞擴展,而是在新中樞的中樞震盪過程中,像一個偶然事件一樣,造成了中樞的級別擴展,實際這是一個必然事件,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說,趨勢背馳後,即使沒有馬上形成中樞擴展,但是在其後的走勢進行中,也必然形成中樞擴展,或者說,在下一個中樞震盪的時候,必然有至少一次中樞震盪,觸及前面的中樞波動區間。更加特別的情況就是,你判斷,錯了,那就不會有中樞擴展。

圖10.11.12已經非常充分的表明了,即使的背馳轉折中的最弱的情況,也有很多種不確定性,所以實際中,對走勢進行教條化的分析,都是呆瓜行為,而如果不能對後面的走勢進行一定的預判,也會遭遇在賣點點賣了,買不回來的情況。特別是低級別。

24節氣演繹春夏秋冬風和日麗,24幅主圖詮釋纏論多空纏綿

這4幅圖解釋的是“背馳-轉折”定理的後兩種情況“該級別更大級別的盤整或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

圖13和圖12的區別在於,圖12只是回到中樞的波動區間,圖13是回到了中樞區間。圖12中,最後兩個中樞,只承認一箇中樞,而圖13中,最後兩個中樞都是被承認的。或者說,圖12中是一個走勢,中間出現了中樞級別的擴展,而提高了走勢的級別,圖13是兩個走勢。

圖14是圖13的特例,背馳之後仍然只是接一個盤整,但是這個盤整的力度比較強,但是級別是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這裡要樹立一個觀念,小級別的走勢力度,未必就比大級別低,當然這是短線來看的。

圖15仍然是圖13的特例,這裡面兩個中樞的中樞區間都是重合的,很多情況下,可以看做是趨勢第二個中樞的中樞震盪,但是如果按照圖中綠線的走勢劃分,實際綠線右邊已經是趨勢背馳後接的一個盤整走勢。因此綠線位置就是一個1賣,這裡完全符合理論。很多人把這種情況應當按照中樞震盪方式處理,也是可以的,但是每次離開中樞的走勢如果背馳,都是賣點,這在同級別分解中講過。有人問是不是必須有第三類買賣點中樞才算完成,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中樞完成和中樞結束,不是一個概念,而且走勢結束和中樞震盪結束也不是一個概念,從圖15就可以看出來。

圖16是趨勢背馳後出現該級別及以上級別反趨勢的情況,圖中的藍色方框代表的中樞的級別,一定不低於紅色方框代表的中樞的級別,等於紅色方框的是該級別的反趨勢,而大於紅色方框的,就是該級別之上級別的反趨勢。

最重要的,趨勢背馳後,力度比較強的轉折方式,都是從力度較弱的走勢演化而來,所以如果做出走勢結束判斷的時間不對,就會進入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

24節氣演繹春夏秋冬風和日麗,24幅主圖詮釋纏論多空纏綿

這四幅圖講的是同級別分解。

圖17是同級別分解的原理,在同級別分解中已經講過,把所有的走勢都處理做中樞震盪,同級別分解不關心整體走勢是趨勢還是盤整,也不允許級別擴展,只關心選定級別的最後一箇中樞的中樞震盪情況,如圖中的綠線劃分方式。

圖18是中樞級別擴展的另一種情況,這裡不再細說。

圖19是圖18情況下的第三類買賣點在哪裡的問題,其實不從同級別分解的角度看,所有的黑線,都是紅色中樞的次級別,而A,就是第三類買點。而在同級別分解視角下,其實黑線是比紅色中樞低兩個級別的,我們不採取這種看法,只認為,黑線是紅色中樞的次級別。

圖20是在同級別分解中的操作問題,BCDEFJ,都是買點,而賣點,只有發生盤整背馳的GHI,K是第二類賣點,K的出現,代表從I開始,前面的走勢已經結束,這個時候進入一個反向的操作過程。在這張圖中還可以看到,在向上的趨勢中,買點多於賣點,而向下的趨勢中,賣點多於買點。這是非常符合順勢交易理念的。

24節氣演繹春夏秋冬風和日麗,24幅主圖詮釋纏論多空纏綿

圖21是一個4中樞走勢,”似乎很多人把這個圖形當作標準的2中樞圖形,這個就比較誇張一點。實際中,對於前面講的2中樞背馳是很多的,而這個走勢非常少見。

圖22是對圖21的一個分解,這裡不說那個看法是正確的,只說一下對圖21的分解。按照圖,綠線將走勢分解為4個同級別走勢,B可以看做是一個特殊的反向盤整,或者說是一個特殊的A,整個走勢可以通過比較A和C的力度力度來確認背馳。確定C背馳後,還可以對C的內部進行分析,比較C內部兩段向下的走勢,繼續判斷是否背馳,這就是區間套。進一步的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比較AC力度的方法,和比較C內部兩段力度的方法是一樣的,或者說,這兩個結果雖然級別不同,但是形勢是一樣的。

圖23是自同性結構和區間套的一個示範圖,故意把他做成和波浪一樣的形態,不要有誤解。

圖24的走勢分解是重點要講的內容。圖中的GF,也就是綠線,其級別是低於黑線的。不妨設黑線是線段,綠線是筆。當走勢走到G的時候,GF以非常強烈一筆的形式,上漲,隨後的FD具有線段的特徵,但是這時候如果要從G開始劃分線段,那麼還沒有形成一個新線段。隨後走到E的時候,DE也具有線段的特徵,而且E之後的一段向上走勢,也具有線段特徵。如果在這張圖圖中,從G開始嚴格按線段劃分走勢,那麼容易知道,GE會被當做一段。如果GE被當做一段,整個走勢就變為一箇中樞加一個類中樞的形式。而如果採取圖中的劃分方法,整個走勢,就是兩個中樞。這裡GF被單獨當做一筆,是允許的,因為完全允許連接兩個中樞的走勢,是次級別之下的走勢,極端的情況GF就是一個跳空。兩種劃分方法都是可以的,嚴格和不嚴格不是走勢劃分的最終標準,對於走勢的劃分,是否能最體現走勢的特徵,才是走勢劃分好壞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