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我》:声音的战争

请记住我:声音的战争

那时候我还很小,不知道很多事。

高一时,在家乡小镇上的教堂二楼窗前,望着外面郁郁葱葱的树林,我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给我推荐美国的音乐。他的话语热情洋溢,他对美国音乐的喜爱打动人心。当他把MP3的耳机塞到我的耳朵里,美国女歌手高亢、嘹亮、富有张力的嗓音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

从此我明白了世上真的有那么一种声音,可以直击人心,触动灵魂。

即便我不知道那音乐唱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

即便我不知道那歌手是谁,有什么经历和故事。

好的音乐让我相信,真的可以在人的内心打开一扇窗,让阳光照射进来,直达最深、最柔软的地方。

那时候我不知道碧昂丝,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不知道猫王,不知道后街男孩,不知道Ladygaga,不知道西部牛仔,不知道乡间音乐,不知道Hiphop,不知道摇滚,不知道马丁路德金和他沙哑嗓音嘶吼出来振奋人心的“I Have a Dream”。

我不知道《夜曲》,不知道《第五乐章》,不知道班得瑞。也没有大学时班长用他的CD Player给我听久石让。也没有一位东北姑娘给我推荐《kiss the rain》。

那时的我不知道什么叫“天籁之音”,什么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当然了,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摇滚不死”,什么叫饶舌,什么叫“书信体”。不知道像父子对话和讲述故事都能成为音乐。

更不知道欧美能够把声音研究得那么发达:华丽、透彻、质朴、纯粹、悠远、童稚、深情、炫丽、时尚、开放、青春、灵动、逆反、暴躁、热血、平静、安宁。音乐能如此好听,音乐又能如此丰富多彩,音乐又能如此自由自在: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见识过的!

高一时的那位好友对国产音乐极其鄙夷不屑,他给我说:“听,欧美的音乐永远那么有力量,嗓音美得像是天使。”

班长给我听CD时炫耀好的机器听音乐是一种无上享受,并且表达了同样地对国产音乐的鄙视,他跟我说:“别老听国产流行音乐,这回让你听一听什么叫真正的音乐!”

东北姑娘也对国产音乐颇多微词,她跟我说:“国产歌手柔弱无力,不像国外歌手都很阳刚,没有阳光气息。国产音乐格局太小,总是那么点哀怨情愁,大多没有思想深度。而且国产音乐不像国外那样好玩、时尚、富有活力,总想抄袭模仿,最后又总是弄得四不像!”

广东同学则说,还是香港市的粤语歌好听!粤语歌无论是流行乐还是摇滚乐,都很发达。歌词很美,出名的写词人很多。至于歌星,多得让人数不胜数!

曾经我对此极为不能接受。后来渐渐发现,原来中国在音乐方面,落后世界整整一个时代!

前不久我听到了《请记住我》,毛不易版的。当时是新歌推荐,我不经意间听一下而已。

没想到一听之下,甚为惊讶,反复听了很多次,被这首歌打动。

但是不可否认,第一次听到我就立马知道,这首歌是“模仿”欧美歌曲而作:无论曲风,还是歌词内容,以及演绎手法和表达方式,甚至是演唱上的处理,都带有浓浓的欧美色彩。

第一时间我就想到类似于《红河谷》《You are my sunshine》

等等很多很多欧美与之类似的欧美歌曲太多太多。

配乐里的鼓点,让我眼前浮现出西部、牛仔、沙漠、左轮手枪等等画面。

我以为是毛不易翻唱欧美金曲。我所诧异的,第一是中国男歌手唱出来欧美范不容易,第二是嗓音极为好听,第三也是很重要的是:如果真的是翻唱欧美金曲,我居然之前没听过。

后来查了一下,果然这首歌就是美国的。但并不是“金曲”,而是一首电影主题曲。

为了配合电影的发行,这首《请记住我》一共有四个版本:英语的只有一版,中国则有港台大陆三个版本。

我听了英文版,《Remember me》,非常好听。我是一贯喜欢欧美音乐但了解甚少、从不追根溯源的懒人。四个版本来说,最好听的还是英文版。它的共鸣处理是最优秀的,歌手第一声嗓音出来,听者的共鸣是从我整个脑袋由上到下一起出来的: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不得不说这种嗓音特别好听。

第二好听的是毛不易版的。他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把这首优美的歌曲缓慢悠扬地唱出来,感情整个就流露出来了。

第三好听的是粤语版的。大概是台湾省歌手演唱的,也可能是香港市歌手唱的,具体我记不清了。但是粤语确实尤其独到的魅力,不得不承认听起来很美。

排在末尾的就是台湾省或香港市歌手普通话演唱的,嗓音不及毛不易,曲调及节奏也缺乏意境,没办法将听众的心一下子抓住,更不能让大家进入情境之中,感受到歌者的感情。

这一首简单的歌,居然有那么多版本那么多演绎,谁能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2018.02.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