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皆是大軍區副司令,一少將一中將,孩子他媽更傳奇!

提起葉建民少將,多數人可能不熟悉。

為英雄揚名

但是,如果提起羅盛教,多數人會說,誰不知道?國際主義戰士,在朝鮮搶救落水兒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的志願軍戰士。葉建民就是羅盛教生前所在的部隊——志願軍47軍141師師長。

羅盛教犧牲後,團上報是一起淹亡事故。但是,師長葉建民經過調查,發現這是一起志願軍戰士用自己的生命救起落水朝鮮少年的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蹟,於是,和政委決定,將事故通報改為請功報告。次日,師黨委召集團營以上幹部會議,要求全師官兵向羅盛教烈士學習。

141師上報羅盛教的典型事蹟後,志願軍總部追記羅盛教特等功,並授予“一級愛民模範”;共青團中央追認羅盛教為“模範青年團員”。由此,羅盛教成為全中國家喻戶曉的英雄。

後來有人說:“沒有葉建民,羅盛教就不會成為大英雄。

父子皆是大軍區副司令,一少將一中將,孩子他媽更傳奇!

這就是葉建民將軍。

父子都是時隔35年後,先後擔任大軍區副司令

1954年,葉建民從朝鮮回國後,擔任廣州軍區裝甲兵司令員,後於1968年升任軍區副司令員。期間,於1955年授予少將。

巧合的是,2002年7月,他的長子葉愛群也從野戰部隊調到廣州軍區,擔任軍區參謀長;次年,他調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父子相差35年,先後擔任大軍區副司令員,在新中國十分罕見。

葉愛群於1994年晉升少將,父子同為少將,前後相差39年。2003年7月,葉愛群晉升為中將,軍銜超越了父親。

同一個家庭,出了父子兩名將軍,一開國少將,一共和國中將,夠厲害的了吧。

父子皆是大軍區副司令,一少將一中將,孩子他媽更傳奇!

(中為葉愛群副司令)

其實,父子兩人還不是這個家庭中最牛的。最厲害的,則數葉建民的夫人、葉愛群的母親——徐靜。

”孩子他媽”徐靜有多厲害?曾經隻身截敵萬斤軍糧!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徐靜才滿14歲,本是安徽省泗縣城關一名中學生,又是家中的獨女,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黨領導的抗日人民自衛隊,不久就成為八路軍山東縱隊南進支隊政治部宣傳隊代理隊長,之後轉戰在阜寧縣六區,擔任官莊鄉政治指導員。

1942年夏收後一個晚上,她去阜寧縣六區官莊鄉尖莊村做宣傳工作。在深夜返回部隊途中,她突然發現夜幕中,一支隊伍推著獨輪車,在幾個漢奸的唆使下,去敵佔區向日軍偷偷運送糧食。

她一見就急了,這些人把幾萬斤糧食送給日本人,讓鬼子吃飽了打中國人!立即就跳起來了。

可是就自己一個人,還是女的,怎麼辦?情急之中,她跑到一個高坡上,吹響了隨身攜帶的哨子,舉起小馬槍,大聲發出了命令:“一中隊向左,二中隊向右,其餘人員跟我從後面包抄。

”佯裝指揮八路軍封鎖路口。接著,她開始向運糧民工喊話:“向敵佔區偷運糧食,是破壞抗日的行為,是要受到處理的!”

運糧民工猝不及防,全嚇懵了。

混在隊伍中的漢奸嚇得不敢作聲了。隊伍中立即有人領頭尖聲喊道:“八路軍大領導,不要開槍,不要開槍!”

“不開槍可以。”徐靜高聲回答,“那你們就必須聽我的話,把糧食統統送到區政府去。”

結果,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一百多名運糧民工乖乖地按照徐靜的命令,頂著夜色,跑了幾十裡山路,把一萬多斤糧食送到了區政府。

父子皆是大軍區副司令,一少將一中將,孩子他媽更傳奇!

徐靜也成為了全軍區傳奇的女英雄。

隨後,阜寧縣抗日政府特別獎勵她16塊銀元,並號召全縣軍民向她學習。

結果,徐靜拿著這16塊大洋獎金,從中取出了一塊錢,與葉建民結婚了。

時年,她才20歲。

剩下的15塊銀元,她一直帶在身邊,直到新中國成立,在抗美援朝時,她把它們全部捐獻出來,給了她和丈夫所在的47軍購買防寒物品。然後,她與葉建民一起赴朝出征。

此時他們的次女剛剛出生才幾個月,葉建民決定把孩子留在國內大連保幼院。但是,徐靜舍不得丟下孩子,啟程時偷偷地把孩子也帶上了。

到了朝鮮,葉建民給孩子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葉愛平——意思是中國人愛好和平,希望戰爭儘快結束,全世界都太平。徐靜在朝鮮一邊工作,一邊帶著孩子,居然在戰火中把孩子養大了。她的驚人之舉,再次讓人們驚歎。

作為老紅軍和老八路,葉建民和徐靜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的好作風,到了晚年,徐靜還說:“我一生最奢侈的一次花錢,就是和老葉結婚,用獎金買了一塊大洋的喜糖,一生中最大方,算這一次了。”

那麼,徐靜,這位傳奇的女英雄長什麼樣呢?

父子皆是大軍區副司令,一少將一中將,孩子他媽更傳奇!

徐靜和葉愛民將軍的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