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生動實踐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夢想在生長……

不負春光 / 勿需遠行

在青白江的大街小巷

亦能怡然自得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去年9月,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召開,提出“要加快轉變特大城市發展治理方式,探索構建城市治理體系,努力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要求“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更快行動,促進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市民有感受,讓城市有變化!”

面臨“一帶一路”、“蓉歐樞紐”、“自貿區”建設和成都“十字方針”等多重歷史機遇,奮力推進昔日“老工業基地”向“內陸亞歐門戶”轉型的青白江區,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也伴隨著市委新部署新要求落地生根,書寫著國際化青白江的生動實踐。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全域統籌

探索整體連片推進

“以前小區髒亂差,多虧了社區幫助,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一點不比商品小區差,社區就像我們的家一樣。”這個春節的院落文藝演出中,家住青白江化工路社區錦繡北苑的68歲劉阿姨與小區居民們一起上“社區春晚”表演節目,併發自內心地為社區變樣唱起了讚歌。劉阿姨生活的小區,是青白江廠區生活區的一個縮影。這樣的生活,在管理小區的企業剛破產那會兒,劉阿姨基本不敢想象。隨著青白江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深入推進,像錦繡北苑一樣的22個棄管小區,全部納入改造範圍,目前已有80%的小區完成改造。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和其他區(市)縣不同的是,我們正經歷著老工業基地轉型的‘陣痛’,很多原來歸屬‘企管’的社區一度被‘棄管’。”青白江區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說,“在這樣的背景下,青白江區提出全域統籌,將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與全區城市空間佈局深度融合,整體連片推進。”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青白江區結合“一港三城六個特色鎮”空間佈局,正在探索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新模式,力圖走出一條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的新路徑。老舊城區改造方面,青白江區著眼城市轉型升級,以智慧產業城建設為牽引,區域統籌,整體推進川化生活區等老舊院落“三供一業”改造,連片推進攀成鋼生活區等老舊城區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集成實施18個老舊院落整治和118條背街小巷整治,著力推動老舊城區基礎面貌和功能配套提檔升級。特色街區打造方面,立足資源稟賦,佈局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城廂天府文化古鎮、蓉歐國際物流小鎮、七星島國際會議度假小鎮、福洪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人和國際康養運動小鎮、彌牟文化旅遊小鎮,全力推動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六個特色小鎮的社區傾斜。打造生態宜居空間方面,結合龍泉山森林公園、環繞城綠帶、毗河綠廊和新青通風廊道規劃,多項舉措並行,著力構建綠色生態、富有情趣、功能完善的城市綠色空間和市民休閒空間。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需求對接

精準實施分類治理

漫步在鳳凰湖畔的新樓盤,驚奇地發現社區配套很是完善;行走在原川化片區的化工路社區,改造的配套設施也正逐步完善;在大同鎮鳳祥社區,根據當地特色打造的社區風貌又是另一番風味。“社區居民的組成不同、基礎條件不同、資源稟賦不同,居民對社區發展治理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青白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全區進行統籌調研後,根據社區不同特徵,按照“城市新建社區、城市老舊社區、拆遷安置社區、農村新型社區、農村散居社區“五類社區”實施精準施策、分類治理。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發展治理的目的在於讓城鄉居民成果共享。“五個社區”,每一個都有“量身定做”的“作戰圖”。在城市新建社區突出一個“先”字,堅持配套標準化、標準剛性化原則,打造10分鐘公共服務圈。在城市老舊社區突出一個“改”字。以化工路社區等老廠區周邊社區為重點,大力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改建”項目,改變“老、舊、破”面貌,提升服務功能水平,彰顯文化特質,力求改出舊的“文化”和新的面貌。在拆遷安置社區突出一個“順”字,以鳳祥社區、長寧小區等10餘個拆遷安置小區為重點,先期開展“村轉社區”改革試點,轉實職能,理順機制,強化業主委員會功能,完善物業管理機制,探索完善拆遷安置小區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在農村新型社區突出一個“變”字。按照治理網格化、服務項目化、項目社會化的思路,整合資源和資金,積極培育社會組織,撬動社會資金,多形式引導居民有序參與社區建設,促使農民向市民的轉變。在農村散居社區突出一個“創”字,堅持組織下沉到院落、服務下沉到院落、民主協商下沉到院落的思路,狠抓院落這個基本單元,以“鄉村驛站”、院落綜合服務信息平臺等為載體,構築起以“院落”為單位的公共服務圈,努力將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多元共治

廣泛匯聚力量參與

經過供水、供電、供氣和物業配套“三供一業”改造,現在的川化生活區不僅僅是硬件環境的天翻地覆,更有社區“軟件”的提檔升級,社區治理也實現了由“棄管”到“齊管”的轉變。所在的大彎街道化工路、怡湖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推行“去行政化”改造,開辦了“婦女兒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志願者服務站、法律服務站等,培育了“磐石先鋒志願者”等組織,化工路社區還對空巢老人實行網格化服務,每個月的19號都要舉辦一次老人集體生日會。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社區發展治理,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更需要多元社會力量的參與。” 青白江區社治委相關負責人感嘆:儘管成立社治部門僅半年,城鄉社區在理念和職能上都在發生變化,已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的多元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初步建立了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主導,社會組織和社工專業人才廣泛參與的社區發展治理機制。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單拿社會組織一項來說,青白江區目前 49個村(社區)標準化志願服務站(基地)各個特色鮮明。“情暖旅途”文明出行、“成都有愛”“愛在方寸間”“心手相牽”“童心護航”“藍媽媽故事會”等特色志願服務活動已形成區域性品牌。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有青白江人的幸福和梦想在生长……

🏡🏡🏡在“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生動實踐中,有夢想和幸福在生長......

圖 | 白桂斌、山河秋攝、林木深深、何後之有、李燕、部分圖據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