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思考,思考的過程中就存在著思維的變換。

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對於成人而言,可以通過看書、學習、與人交流等來提高開拓自己的思維,但是由於成人的大腦已經有種思維定勢,對所有的事情有了基本的判斷,有時難以接受新想法,更主要的是成人會以自己的角度去衡量某一種事物(或事件)。

但是,小孩不一樣,他們還處於天真爛漫、思維成長的階段,此時進行一些思維的培養特別適合,對他們未來的思維發散特別有幫助。

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研究表明,小孩在1-3歲時,思維開始萌芽,但是基本都是結合實際事物和肢體動作,還沒有進入大腦思考;

真正的大腦的思維發育是從3歲左右形成,3-6歲屬於語言思維的發展,6歲之後,語言已經可以先於行動,開始不緊緊依靠自身的行為來解決問題,而且之後兒童的思維能力是逐漸發展的,到20歲左右大體上會形成一套自己的固有思維;

但是兒童的思維能力存在著遞減法,也就是如果平時沒有注重思維方面的培養,小孩的思維能力是會下降的,從一開始的100%,到了10歲可能會下降至60%,到了15歲後可能下降至40%,雖然說不會降到0,但是思維能力的下降,對學習和做事都有較大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小雞追從母親的能力的發展期是在生後4天之內,若在此4天之內不讓它的這種能力發展,即不放在母親的身邊,那麼它就永遠不會跟隨母親了。

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所以說注重思維的培養有必要,但是不能過早,最早也要到6-7歲,擁有語言思維之後,否則小孩接受不了,但是也不能過晚,過了10歲之後,錯過則不容易矯正。

如何做到思維的培養?

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不需要刻意,但是也不能隨意和忽視,做到有心引導和重視思維習慣,同時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豐富孩子的詞彙,用詞達意的同時再進行引導

6歲之後的小孩,語言已經可以先於行動,也就是說開始用大腦思考然後做出行動,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準確用詞對思維至關重要,一方面刻意防止別人曲解、誤解說話的意思,另一方面能讓思路清晰。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多引導,多問為什麼,同時對他的表達進行分析和糾正,孩子用詞準確、鮮明、生動的同時也是養成思維習慣的良好方式。

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二、給予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提高深度和廣度思維

孩子回答問題往往是憑直覺,如果沒有給予他時間思考,會養成回答問題時不假思索的習慣,因此要給足時間讓他啟動思維“程序”。

另外,當孩子解決問題時,讓他養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以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引導孩子解決問題時,家長也不要急於讓他說結果,而是讓他多提問題,多想幾種解決的方案,多幾次對自己的否定,然後在否定中尋找答案。

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三、思維能力的發展可以依託興趣愛好、趣味遊戲等

很多看似都在玩耍的活動,其內容的設計都富含幫助孩子發展認知能力的智慧,自然也少不了與數學邏輯訓練的內容相結合。比如樂高積木、拼圖、塗鴉等,看似簡單,其中蘊含著很多思維的培養;更深層次的教育則是數獨、奧數,這種屬於智力結合知識的思維培養,但是這些教育不一定適合所有小孩子,所以家長要自己把握。當然,在日常生活中,小的時候以遊戲娛樂為主,稍微大一點之後就轉變為知識教育為主。

父親節特推:家有一寶就值得看!

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是培養兒童的智力。

思維是一生的投資,教育是一生的基業。

今天就說那麼多,有不同見解的,歡迎到評論區交流;

每天說點小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收穫成長與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來自文式教育的寄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