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補償包含哪些項目?這些計算公式你得了解

土地補償費是國家建設需要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時,用地單位依法向被徵地單位支付的款項。其實質是國家對農民集體在被徵用的土地上長期投工、投資的補償。其標準為:徵用耕地的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前之年均產值的三至六倍,徵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由各地方參照耕地的補償費標準規定,一般為該地被徵前三年平均畝產值的三至五倍。土地補償費屬於專用款項,依法應由被徵地單位統一掌握,主要用於發展生產,不得挪作他用。

农村土地补偿包含哪些项目?这些计算公式你得了解

徵地補償計算公式

1、土地補償計算公式

(1)土地補償費=被徵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徵地數÷徵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2、青苗補償費計算公式

費是指農作物正處於生長期未能收穫,因徵用土地需要及時讓出土地,致使農作物不能收穫而使農民造成損失,所給予土地承包經營或者土地使用者的經濟補償。青苗補償費的標準一般農作物最高按一季產值計算,如果是播種不久或投入較少,也可以按一季產值的一定比例計算。青苗補償費的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規定並公告。

計算公式:青苗補償費=年產值÷耕種季數。

3、安置人數計算公式

徵地時,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

农村土地补偿包含哪些项目?这些计算公式你得了解

土地補償費是如何分配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徵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由於土地補償費是對集體土地所有權喪失的補償,不是一種集體收益,其受益主體應當是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所有成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取得土地補償費是基於其集體成員身份而來的。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個人勞動和貢獻無關,因此,不存在所謂收益分配中的權利義務對等的問題。

未來持續更多的土地消息,金土地陪您持續關注。

2018年4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