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不僅可以帶來娛樂,還能成爲廣大農民的「新農具」

現如今,手機的運用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了,它的用途不僅僅是為我們提供娛樂,還有許多實際的作用。在農村,手機的使用率可能不及城市中頻繁,但建議廣大農民朋友們,尤其是中年的朋友們一起用起來,藉助互聯網的力量帶來更多的營收。

手机不仅可以带来娱乐,还能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情況彙報;部署調整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依託“互聯網+”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服務,促進農業生產管理更加精準高效,使億萬小農戶與瞬息萬變的大市場更好對接,對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拓寬農民新型就業和增收渠道意義重大。為了達到此目標,提出了以下3個要點:

手机不仅可以带来娱乐,还能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

一要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圍繞良種繁育、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儲等環節,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效能。擴大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範圍、規模和內容,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

二要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產銷對接,加強農村網絡寬帶、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推動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實現優質優價帶動農民增收。強化網上銷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三要鼓勵社會力量運用互聯網發展各種親農惠農新業態、新模式,滿足“三農”發展多樣化需求,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農村向深度發展,帶動更多農民就近就業。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建設涉農公益服務平臺,加大對農戶信息技術應用培訓,使手機成為廣大農民的“新農具”,使互聯網成為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設施。

手机不仅可以带来娱乐,还能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

會議指出,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至關重要。因此,在此形勢下,我們也必須加強對手機的運用,通過互聯網讓自身與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更重要的是帶動自身經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