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文|傳播國風的妹紙

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靠這樣製作出來的......很多人經常會好奇一個個精美的瓷器在景德鎮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

其實,從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瓷器的產出並不是一件神奇的事,但一定是一件需要付出汗水與努力的事。

細細一想,許許多多名貴的瓷器不都還是老一輩的景德鎮陶瓷工人們辛辛苦苦造出來的。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老一輩景德鎮陶瓷工人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老一輩景德鎮陶瓷工人

從一塊平淡無奇的泥土,到價值過億的瓷器,靠的不是運氣,而是陶瓷工人們聰明才智和一滴滴汗水澆鑄而成的。

面對不斷被刷新的瓷器拍賣價,難怪許多朋友們經常調侃道: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老一輩的景德鎮陶瓷工人,給他們一塊泥土,還你一件天價瓷器!

固然這句話有一絲絲浮誇的味道,但是細細一想,這話又的的確確在情在理。

畢竟一件瓷器價值幾何,不僅取決於它內部蘊含的歷史意義,而且還取決於它的窯口,它的品相,它的工藝水準。

那麼,在景德鎮這個充滿工匠精神的土地上,從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通常來說,古法制作一個瓷器需要經過七十二道工序。

舂泥、拉坯、印坯、利坯、畫胚、施釉、開窯……

景德鎮的老匠人們一輩子只從事一項工作,畫胚的一輩子辛勤畫胚,開窯的一輩子開窯。

比如像這樣一個精美的青花瓷碗,從泥土到成型,它的蛻變之旅是這樣的……

1

挑選合適的瓷土;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2

在經過舂泥之後,拉坯工藝;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3

利坯,用利坯刀將瓷器粗厚不平的多餘部分去掉,讓坯體厚度適當表裡如一;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4

挖坯,因為在拉坯時往往會在底部留一點泥壩子方便拿著做活。但在之後必須時要在底部掏成中空的,方便留落底款。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5

畫坯,這是青花瓷器工序中最美的一處,用畫筆蘸著青花料在坯胎上作畫。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6

在經過後邊的種種工序之後,從泥土到瓷器,一個漂亮的青花瓷碗就誕生了。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寫在最後:

有時候碗只是一個碗,但是有時候碗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碗,而是蘊含著千百年的歷史傳承,美得驚人。

在景德鎮一塊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傳說,原來是製作出來的

最後說一句,嗨,大家好,分享國風,傳承文化,我就是90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